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山海经之中的确有不少实证性的地理内容,古人或许眼界有限,一直将《山海经》的世界局限于华夏九州,但是到了现代人这里,不仅视野宏伟而且脑洞大开。比如,一位美国学者默茨,便认为“大壑”就是北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于是山海经又被从古大陆扩展到了新大陆,这其中有几分可信?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文章插图
关于美洲大陆的最早发现者,如今教科书上写的是1492年的哥伦布,但是美国学者默茨对此提出疑问,在她的著作《几近褪色的记录》中,提到了两份重要文献,一个是《梁书》中关于南朝和尚慧云云游东夷扶桑国的记载;另一份便是山海经“东山经”和“大荒东经”中关于东部海外的记载。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文章插图
通过对这两份古文献的考察、印证和分析,她认为这两份文献正是记录了中国人早在公元5世纪、以及更早的公元前23世纪,进行两次美洲探险的故事。我们要聊的就是她所研究、号称是第二个公元2350年大禹受帝舜之命编撰的,关于描述“大东海”彼岸的山山水水。
关于这个美洲探险故事的真实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古人的行动能力以及迁移路线,关于这点默茨则提出,人们之前认为沟通亚洲与美洲的桥梁是白令海峡,但是还忽略了一个更加隐秘的路线:即由亚洲海岸经阿留申群岛再到美洲加利福尼亚。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文章插图
通过两相比较发现,更南一些的阿留申群岛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简便、更为合理“逐岛跳跃理论”的便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这条线路上,人们可以从这个岛屿望见下一个岛屿,堪察加暖流又温暖着整个航程,所以沿途的水域里不乏丰盛的食品补充:鱼、虾、肉以及浆果等均可信手拈来,这就与横亘几千英里冰川的白令海峡不同。
那么,解决了这个“中国人能来”(行动能力)和“中国人怎么来”(迁移路线)的先提条件之后,默茨的研究方法十分质朴:
“人家让我们往东,我们就往东;指引我们走226英里,我们便走226英里。我们应该尽可能按照古书中的指示来找寻,做到亦步亦趋。”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文章插图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坚信山海经的叙述方式,如果真的是向壁虚构之作,词藻必然应华而不实,不可能记载多少里一座山,山上有什么东西。那么记载是真的,那么这些地方在地球上肯定也能找到。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文章插图
受限于材料的问题,默茨其实并没有讨论山海经中关于中国人如何东渡的问题,而是直接跳到了终点即美洲大陆,去做东山经四列山系与北美大陆山系的对应关系,这一波堪称神仙操作。
接下来,我们将《东山经》原文和默茨考察线路以及谷歌地图对照着看一下。
①东山经·首经
《东山经》之首,曰樕瑤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鱅鱅之鱼,其状如犂牛,其音如彘鸣。凡《东山经》之首,自樕瑤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文章插图
默茨认为,东山经之首的樕瑤之山,应该就是美国怀俄明州的卡斯珀(Casper)以西20英里高约5930英尺的一座山峰,它北部毗邻大霍恩山脉(Big Horn Range),所谓食水即“或可饮用的水”,应该指的是斯威特沃河(甜水河),它和北普拉特河汇合从而流向东北,最后流入密西西比河,归于大海之中,至于这里的“鱅鱅之鱼”,颜色像犂牛、声音像猪叫的神奇动物,有可能指的正是海獭。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中国人到美洲探险?国外学者亲自考察的结论
文章插图
至于这列山系的末端竹山,格朗德河上坐落的两座山峰都可对应,一个是埃穆莱峰(Emory Peak),一个是秦纳蒂峰(Chinati Peak),默茨自己更倾向于后者,并且认为格朗河最注入的大片水域,正是如今的墨西哥湾。这列山系的考察路程,大致是循着西经106°、北纬43°-30°左右进行的,至于中国人估算全程1200英里、比自己在地图上的多100英里的差异,也默茨用山路曲折迂回、并非直线距离做了解释。
②东次二经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泯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