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汉唐】原来是来自这个!,古币''外圆内方''的造型
文章图片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 。 随着生产的发展 , 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 。 当产品有了剩余 , 就出现了交易 。 《诗经》所记载的“抱布贸丝”、“握粟出卜” , 就反映了早期的交易情况 。
有了交易 , 就会产生货币 。 从商代中晚期出现铜贝开始 , 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币、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 , 直至延续到清末的制钱 。 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长河 , 并体现出文化在发展中所具有的连续性、阶段性及承继性 , 并全方位地承载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
【【追忆汉唐】原来是来自这个!,古币''外圆内方''的造型】形制上
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 , 表现为圆形方孔 。 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 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 。 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 , 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 , 乃至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
单位上
早期铸有面值 , 属称量货币 , 以釿、寽、铢、两等为单位 , 如秦半两、汉五铢 。 唐代铸开元通宝钱 , 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 , 每一枚开元钱称为一钱 , 则十钱为一两 , 这就是重量单位“钱”的由来 。
至此重量单位不再称铢、絫 , 而称钱、两 , 这是中国衡法改为十进位的关键 , 俗称的“半斤八两”之说逐渐失去其原初的意思 。 唐代货币不但不再以重量为名称 , 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 , 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及十进位的实行 。
图饰上
不用人物或动物图案而专为文字 。 钱币上的文字 , 秦以前是所谓大篆 , 秦以后是小篆 , 莽泉使用的是垂针篆 , 刘宋孝建钱是薤叶书 , 北周布泉则是玉筋篆 , 这些都是小篆的变体 。 六朝以后多用隶楷 , 蜀汉直百五铢的直百两字是隶书 , 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 。
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 , 即所谓八分书 , 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 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 表现在钱文书法上 , 更是丰富多彩: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 各种书体全有 。 每种钱币一般至少有两种书体 , 甚至有三种 , 称为对钱 。
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 。 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 。 除汉字外 , 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还有佉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 , 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数民族古文字大全 。
技术上
先秦使用范铸 , 早期为泥范 , 基本是一钱一范 。 后来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属范 , 六朝时期开始采用叠铸技术 。 到唐朝时发展为翻砂浇铸 。 从汉代五铢钱开始 , 加铸外郭 , 此项技术的采用 , 便于保护钱文 , 减少磨损 , 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 。
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 。 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 , 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 , 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 , 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 因此 , 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
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 , 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 , 钱币都集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 。
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之处 , 在于它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 。 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 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
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 , 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 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 , 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 。
- 棒棒的NBA达人原来上海大亨黄金荣收养的2米5巨人才是“吃播鼻祖”!
- 追忆汉唐明朝的火器已经落后于西方了
- 义芳君说茶古人如何存茶?原来历朝历代有那么多办法,千万别小瞧古人的智慧,原创
- 经典的电影简单实用,虾线怎么去除?读了文章才知道原来不需要任何工具
- 东东谈历史原来的西汉皇族近支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后
- 逍遥阁娱乐1头发隔多久洗一次比较好?一天还是两天?原来都不是
- 历史深处的笔记不是汉唐,而是这个短命王朝,西方公认我国最强大的王朝
- 追忆汉唐如何看待当今的钱币?
- 追忆汉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银元含银量成色变化的?
- 追忆汉唐藏家是如何判断银元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