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10日电 在郑州东北郊,黄河南岸,貌不惊人的地方埋藏着一座千年古村。这个史前村落从距今6800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3500年前,经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早期4个考古学时期。
这里是大河村遗址,5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承载了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完整缩影,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据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介绍,这片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度达到12米。2001年,大河村遗址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建成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北部,2016年升级改造,以“星空下的村落”为主题,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展现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大河村先民创造的灿烂远古文化。
彩陶是仰韶文化最为醒目的标志,遗址内发现76座陶窑,以及大量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彩陶,色彩绚丽、图案丰富,中国仰韶文化艺术瑰宝彩陶双连壶就出土于此,表现出大河村先民的高超技艺。
锔瓷工艺起源一直不可考,之前最早的证据是《清明上河图》中有锔瓷工匠的形象。而在大河村遗址出土的白衣彩陶盆上,发现了“锔”的痕迹。这意味着6000多年前,大河村的先民已经掌握了这门工艺。
据考古学家研究,彩陶上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图案,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天文学资料,早于殷商时代甲骨文中的天文学记载两千多年,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大河村先民采用“木骨整塑”的建筑方法,建造的一组多间相连长方形建筑群,是我国目前已出土的史前房屋中保存最完好的,经历5000年的岁月,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和1米多高的墙壁。
同时出土的成套生活用具和碳化粮食,为研究大河村先民饮食起居、生活习俗及家庭婚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大河村遗址发掘的不仅是文物,更有大量的有效信息,对研究中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出土的动物遗骸和植物种子上,可以推断出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的气候状况。鹿角、羊角、牙器、蚌壳、田螺壳及碳化粟粒,反映了当时相当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发现的大豆、莲子等农作物种子,展示了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伟大进程。
【 黄河文化月|大河村遗址,照亮中华文明前进的足迹】大河村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近乎完整的链条,层层相叠的厚土犹如一部无字史书,记录着文明的种子如何播撒、萌芽、茁壮成长。(李泓雨)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超市|3月1日起,青岛这家超市将闭店,店方回应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中和节|三月·惊蛰迎仲春 春色正中分|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 纪念钞|预约奥运币贺岁币的市民注意啦!3月1日起可兑换或查询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3月1日起恢复开放
- 中国艺术|新文化地标展现中华瑰宝魅力
- 刘毅:塑造上海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IP”|M50弄堂计划 | 艺术
- 赏花|花开四川丨四川蓬溪首届油菜花赏花月活动3月3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