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幸福面孔 西安市民薛勇20年收藏近5000张全家福( 二 )


这张照片的背面,还附有红色钢笔书写的题为《团聚》的自由诗。追忆了这一家10口人1938年夏天分别后的生活情况,并写下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薛勇告诉采访人员,根据这张照片的线索,有心人几经辗转找到了拍摄这张照片的照相馆。据照相馆的朱经理表示,照片背景就是这个照相馆里的,那时候做一个背景能用很多年。现在周围很多居民拿着老照片来洗印的时候,还见到过这个背景。
更让薛勇意外的是,原济南军区总医院幼儿园退休的老园长陈义光老人认出了照片中的小孩。原来两家曾是邻居,拍摄时照片中的小男孩大概10岁左右。不过长大后,照片中一家人又来到了西安。“如果能够找到他们,我很想见见他们,听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薛勇说。
“全家福”中的历史
清末:男子留辫子女子裹小脚
薛勇介绍,照相技术是清末从国外传进中国的,先进入宫廷,后传到民间。在他收藏的这一时期的照片中,女子上袄下裳(裙),普遍裹着小脚,男子留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小孩子们的穿着和父母类似。
民国:出现了彩色照片
随着西方文化影响的加深,人们的着装有些改变。到了民国时期,不同年龄的人开始穿不同的服饰。长辈们穿着长袍马褂、旗袍等,年长的女子仍然裹着小脚。而年青一代有的穿中山装,有的穿着西服,显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
此外,民国时期出现了彩色照片。薛勇指着几张照片分析:“这种彩色照片并不是直接冲洗后呈现彩色,而是拍好照片后上色。由于色彩并不均匀,因此照片看起来不自然。尽管如此,这也是富裕人家才能够拥有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打补丁旧衣服很常见
这一时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过去常见的旗袍、马褂退出了历史舞台,简单朴素的服饰开始盛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十分常见,在勤俭持家的观念下,一件衣服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而且,那时的衣服不仅款式较为单一,颜色也很单调,“军装绿”和“工装蓝”是当时的主色调,而这正是“朴素最美丽、劳动最光荣”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从照片所注明的信息看,拍照片的时间和原因有多种情况,比如,春节、红白喜事、过寿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服装样式更加多样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们审美的多样性,蓝、灰、绿不再一统服装界,人们的服装样式更加多样。男子的中山装胸部口袋里往往别着一支钢笔,女子发型多为麻花辫,有的女子是短发,时髦一些的女子还烫了卷发。
不仅如此,拍摄的背景也丰富了起来。除了在照相馆里拍的照片,室外照、景点照也多了起来。“比如这张,这家人是在上海外滩拍摄的,现在的外滩比起当时,高楼更多了,景色也更加流光溢彩。”
本报采访人员石喻涵实习生王雯静
来源:三秦都市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来源:二三里资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