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翊传媒■有区别吗?,挟天子与奉天子


天翊传媒■有区别吗?,挟天子与奉天子
文章图片
袁绍怒不可遏 。
曹操当了大将军以后 , 袁绍被任命为太尉 。 袁绍马上就跳了起来 , 因为太尉位在大将军之下 。 袁绍气哼哼地说 , 曹操早就死过好几回了 , 每次都是我救了他 。 这家伙如此忘恩负义 , 难道还想“挟天子以令我”吗?[11]
这大约就是所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起因 , 也是证据:献帝便是他挟持的天子 , 袁绍则是他企图号令的诸侯 。 可惜曹操并不承认 。 无论他或他的谋士 , 都没有说过这句话 , 也没有使用过“挟天子”的提法 。
曹操方面的说法是什么?
奉天子 。 奉天子以令不臣 , 奉天子以令天下 。 [12]
挟天子与奉天子 , 有区别吗?
当然有 , 而且是本质区别 。 奉是尊奉和维护 , 挟是挟持和利用;“令不臣”是要地方服从中央 , “令诸侯”是要别人服从自己 。 前者是纲领 , 后者是策略;前者要实现国家统一 , 后者要实现个人野心 , 岂可同日而语?
那么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是谁说的?
别人说曹操的 。 比如诸葛亮 , 就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集团的人 , 也说曹操“挟天子而征四方” 。 作为政治对手 , 他们都知道“挟天子”是不道德的 , 因此毫不犹豫地给曹操戴上了这顶帽子 。 [13]
其实此话的最早版本 , 来自袁绍的谋士沮授(沮读如居)和田丰 。 沮授的说法 , 是“挟天子而令诸侯 , 畜士马以讨不庭”;田丰的说法 , 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 四海可指麾而定” 。 这是他们对袁绍的建议 。 [14]
两人使用的词 , 也都是“挟” 。
看来 , 袁绍集团几乎从一开始就境界不高 。 相反 , 曹操这边则不但有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 还有荀彧的三大纲领:奉主上以从民望 , 秉至公以服雄杰 , 扶弘义以致英俊 。 荀彧说 , 有此大顺、大略和大德 , 就堂堂正正 , 气壮山河 , 无往而不胜 。 [15]
显然 , 荀彧着眼于义 , 沮授着眼于利 。 荀彧始终紧扣一个主题:捍卫现任皇帝就是维护国家统一 , 这是“大义” 。 沮授则反复强调一个策略:掌握现任皇帝就能拥有政治资本 , 这是“大利” 。
格调和品位 , 高下立判 。
谋士的格调就是东家的品位 。 沮授晓之以利 , 说明袁绍重利;荀彧晓之以义 , 说明曹操重义 。 至少在那时 , 曹操是重义的 , 或装作重义的样子 。
天翊传媒■有区别吗?,挟天子与奉天子
文章图片
不过 , 任何说法和决策都是双刃剑 。 毛玠和荀彧设定的政治正确和正义旗帜 , 给曹操戴上了高帽子 , 也套上了紧箍咒 , 使他终其一生都不敢悍然称帝 。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 曹操在野心膨胀时对他们产生了怨恨 。 荀彧被逼自杀 , 毛玠也下了大狱 , 差一点死掉 。
这当然是后话 , 现在再看沮授 。
沮授是袁绍从韩馥手里骗得冀州之后 , 顺便接收的谋士之一 。 他投靠袁绍后 , 两人有过一次谈话 。 正如毛玠的谈话是“曹操版”的《隆中对》 , 沮授的谈话也可以算作“袁绍版”的 , 而且说得文采飞扬——
将军弱冠登朝 , 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 , 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 , 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 , 则勃海稽首 。 振一郡之卒 , 撮冀州之众 , 威震河朔 , 名重天下 。 虽黄巾猾乱 , 黑山跋扈 , 举军东向 , 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 , 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 , 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 , 则匈奴必从 。 横大河之北 , 合四州之地 , 收英雄之才 , 拥百万之众 , 迎大驾于西京 , 复宗庙于洛邑 , 号令天下 , 以讨未复 。 以此争锋 , 谁能敌之?比及数年 , 此功不难 。
这席话说得袁绍热血沸腾 , 当即表示“此吾心也” 。 可惜袁绍大约只听进去了那些溢美之词 , 沮授最希望的迎奉天子和恢复社稷却并未实行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