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二 )


「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文章图片
中国民航总局调查组绘制的B-492号机大托铺空难示意图
由于B-492号机没有装备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 , 使得中国民航总局派下来的调查组难以有效还原飞机驾驶舱内对话以及飞机的最终确切飞行姿态 。 但是很幸运 , 调查组在坠机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的时候寻访到了几个当时坠机的现场目击群众 , 这几个当时正在自马家生产队看守仓库的群众在11时46分左右清楚的看到了B-492号安-24客机在离仓库不远的上空穿出云层(事后测量估算出云点在北纬27°57′16″ , 东经112°56′40″) , 但出云后飞行姿态就很不平稳 , 摇摇摆摆的飞了一会后机头抬起了片刻 , 但高度一直在往下掉 , 随后飞机机头猛地向下一栽 , 以左倾的方式坠毁在距离马家生产队仓库1750米的九华公社板石蚕桑场 , 飞机的左侧翼尖先着地 , 随后左歪翼、左侧发动机舱和左内翼先后折断脱离机体 , 机身猛然翻滚并发生猛烈爆炸(主油箱被引爆)随即起火燃烧 。 吓得他们赶快撒腿一路跑回生产队报告 。 直到跟调查组讲述的时候依然心有余悸、后怕不已 。
「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文章图片
本厂长绘制的中国民航B-492号安-24客机二视图
调查组在听取现场目击群众这一重要的目击报告、并且调阅了长沙大托铺机场当天的天气实况预报记录 , 判断当时机场周围天气具备结冰条件 。 但检查残骸时发现飞机的除冰设备并未打开 , 遂判断是机组在驾机穿云时可能遭遇机翼结冰和引擎吸冰后喘振顺桨的情况 , 但由于没有思想准备而未能采取除任何冰措施 , 属于判断失误后的处置不当 。 对此 , 调查组建议今后应该坚持和加强换季学习制度 , 提高业务水平尤其是应对特殊情况的判断、处置能力 。
「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文章图片
本厂长绘制的中国民航B-492号安-24客机细节1
「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文章图片
本厂长绘制的中国民航B-492号安-24客机细节2
另外调查组在调看了事发当天机组在起飞前的技术准备记录后发现 , 由于第六飞行大队某副中队长当天是因为长沙天气不稳定而被临时指派上机加入机组 , 实现未能和原有机组一起进行飞行准备讨论 , 对飞机当天的技术状态也可能不甚明了 。 另外 , 在所有机组中他作为职衔和级别最高的干部却未能事先和当班执飞机长沟通好当天的飞行分工 , 存在空中指挥权不明确的严重隐患 。 对此 , 调查组建议要根据空勤人员的思想、技术状况配备机组 , 如需临时更换或者增加机组成员 , 应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进行起飞前的沟通和检查 , 合格后才能放行 。
「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文章图片
本厂长绘制的中国民航B-492号安-24客机细节3
「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文章图片
本厂长绘制的中国民航B-492号安-24客机细节4
最后对于飞机在穿云过程中不能排除出现机械故障(从飞机最终坠毁前的姿态判断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左发喘振或者顺桨)的可能性 , 调查组对此建议机务工作部门切实改进维护作风 , 不断提高维修质量 , 对故障一定要追根求源、彻底排除 。 各级机务干部要亲自检查飞机 , 认真负责 , 严格要求 。 建议机务部门集体学习《民航机务条例》和机型维护手册并坚决贯彻执行 。
「妖姐军事」回顾中国民航B-492号机1976.1.21大托铺空难,70年代民航第一空难
文章图片
民航博物馆内的安24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