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原本并没有参军打算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

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原本并没有参军打算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主动投身军旅,并领导军民开创新时代 。其中有很多开国将领原本是读书人,甚至志在科研,但也有很多人热衷习武,在战场上更加如鱼得水 。
30年代初期的上海情况复杂,斗争形势极其恶劣,除了需要防范日寇之外,我党情报人员还需要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 。当时,有位叫张甲洲的特科人员,早年习武,功夫非常好,后来进入北大和清华深造,学识也很丰富,堪称文武全才 。
为了更好地发展上海地下工作,组织安排张甲洲前往上海,并和当时负责情报工作的我党高级特工“刘庸”顺利接上头 。刘庸其实是一个代号,他的真名当时不方便透露,不过大家都知道,刘庸家族世代习武,是我党内部有名的“武林高手” 。
早在张甲洲受命前往上海之前,刘庸就听说过这位文武双全的高材生,出于习武之人的天性,他一直想和对方切磋切磋 。然而,当张甲洲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刘庸有些蒙,因为这个年轻人长得瘦弱不已,完全不像习武之人 。
出于特工的本能,刘庸的第一反应,是有人冒充张甲洲 。于是为了验证对方的身份,也想看看张甲洲是不是和传闻中那样厉害,刘庸向对方发起挑战 。张甲洲有些意外,他也不太确定对方的身份,只是表示最好不要动手,以免失手伤人 。
习武之人最不愿听的就是这种话,刘庸坚持要和张甲洲比武,两人来到一处空地,拉开架势打了80个回合 。这时,一位同志忍不住劝阻两人,他们才停下手 。而经过这番比试后,刘庸对张甲洲心服口服,表示对方的武艺远在自己之上,并非浪得虚名 。
紧接着,两人互通真实身份,张甲洲这才知道,对面这位戴着眼镜的壮汉,竟然就是我军赫赫有名的将领陈赓,而刘庸是他在上海活动时的化名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张甲洲和陈赓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关系密切的革命战友 。
不久之后,张甲洲受命返回东北工作,日寇入侵后,他留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继续和敌人作斗争 。东北的抗日形势更加恶劣,面对日寇的疯狂搜捕,张甲洲多次带领部队化险为夷,但他的身份不幸暴露 。
党组织得知后,立即通知张甲洲转移,并派人将他护送到其他地区工作 。然而在行军途中,张甲洲等人遭遇日寇埋伏,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张甲洲为了掩护战友,主动和日寇对战,结果身中数弹不幸牺牲,当时年仅30岁 。
对我党干部队伍来说,张甲洲的牺牲是重大损失,陈赓听说后也悲痛不已,忍不住流下眼泪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多次回忆起当年在上海工作,他和张甲洲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表示我军失去了一员骁勇善战、文武双全的优秀将领 。
【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原本并没有参军打算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

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原本并没有参军打算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

文章插图
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原本并没有参军打算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

文章插图
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原本并没有参军打算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