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大清传奇商贾,一生与清政府官场密不可分,生意越做越大

胡雪岩,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大清传奇商贾,一生与清政府官场密不可分,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并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是如何与清朝的官府打上交道的呢?这与当年一个穷书生有关 。
胡雪岩从安徽绩溪老家走出来后,到杭州信和钱庄当了伙计,其实就是跑腿,要要账什么的,接触不到核心业务 。
离信和钱庄不远的清河坊新宫桥边,有一个名叫十里香的茶楼,这里可是“消息海” 。
清河坊在道光、咸丰年间是一条十分热闹的商业街,这里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商人、政客,还有走卒贩夫、杂耍艺人、落魄书生,当时三教九流各路人物都喜欢光顾茶楼,十里香茶楼在这里也算小有名气 。
胡雪岩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也喜欢来喝茶,当然了,他可不是单单为了喝茶,而是收集有用的信息 。
近两个月来,胡雪岩注意到一个人,天天来茶楼,但从来不跟别人交谈 。此人30岁左右,相貌堂堂但面色不好,表情显得有些冷漠 。
据说,他是从福州而来,是个读书人,他喝茶纯属穷泡,一壶龙井泡成白开水还不舍得走,四枚铜钱买两个烧饼就对付一顿午餐 。
这一天,胡雪岩正好与这个穷书生打了个照面,胡雪岩突然觉得书生很有些与众不同,便有心想结交一下 。
下午的客人特别多,胡雪岩乘机与书生“排桌”,也就是坐在了一张桌子上,这样就有机会接触聊天了 。
书生今天和一个客人争座位怄了气,心情不爽,胡雪岩说:“何必与他们生气,我请客,咱们找个地方坐坐,喝两杯 。”
书生见胡雪岩态度诚恳和善,几杯酒下肚,不由得心情大悦,便一五一十地讲起自己的身世来 。
原来,书生名叫王有龄,字雪轩,出身书香人家,其曾祖父系举人出身,官至户部侍郎,到父亲一代家道中落 。为了替祖上争一口气,其父不惜卖掉房产,为他捐了个“盐大使”的官衔 。
纳捐获得的官只是捐得一个虚衔,为了找关系给王有龄补个实缺,王有龄父子从福建一路北上,当他们来到杭州时,口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再也无力继续北上,雪上加霜的是王父又重病在身 。
“以王有龄目前的状况,衣食尚且不周,哪有财力去替补实缺?”胡雪岩想到这里,深为王有龄的前程担忧 。
胡雪岩还是安慰他说:“听你谈吐不凡,非平庸之辈,早晚会大富大贵 。”
王有龄说:“如今这世道,做什么都要本钱,我能做什么呢?”他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唉,我这个官还是父亲代捐的,我自已哪有钱打点?”
胡雪岩问道:“打点、补实缺连同来回盘缠,满打满算,要多少钱呢?”
王有龄沉吟片刻,说道:“怎么也要五百两银子吧!”
其实,王有龄哪里知道,五百两银子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若不是遇到了在京城做官的发小何桂清,他这辈子的官运就到此为止了 。
随后,他们又谈到时局、各自的抱负,胡雪岩对王有龄的状况有了大致了解,他们谈得十分投机,高兴之余,两人还互通生辰八字,结拜为兄弟,王有龄年纪稍长为兄 。
此次交谈后,胡雪岩连续几天都在考虑一件事情:如何才能帮助王有龄实现他的抱负,更具体地说,就是弄到一个真正的官做 。
王有龄说需要五百两银子,胡雪岩就是一个伙计,他哪有这么多钱?
就在这时,胡雪岩收到漕帮替一个叫“徐疯子”的人还债的五百两银票 。原来“徐疯子”已死,他欠信和的五百两银子早就成了死账,这笔账在信和钱庄已打结 。
胡雪岩拿到银票后心想:有了这笔银子,正好可以让王有龄拿去打点,等王有龄补了实缺,有了银子之后再如数归还 。
胡雪岩攥着银票,风风火火地赶到王有龄住处,只见其父已撒手人寰,王有龄欲哭无泪 。
“雪轩兄,请节哀顺变 。当务之急是让伯父入土为安!”胡雪若劝慰道 。
“潦倒至此,如今给父亲一口薄棺我也办不到!”王有龄悲衰地说 。
“你看我手中这是什么?”胡雪若把那五百两银票亮出来,王有龄见状大惊,说:“你是钱庄的伙计,被掌柜知道就坏事了,此事万万不可 。我是你兄长,再怎么为难也不能把你给害了!”王有龄的话语字字都讲到了胡雪岩的心坎里 。
胡雪岩回答得更妙:“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有难处我心里也难过,不拉你一把我于心不安!”
胡雪岩接着说:“雪轩兄,我还湊了些散银,原本是供你路上花销的,如今小弟孝敬老人家一口寿材、一身寿衣总不为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