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今古』汉晋年间的选官制度,何以愈发倾颓?,从察举征辟制到九品中正制( 二 )


基于此 , 曹操在位时期 , 不少士族曾直接发起过叛乱 。 就连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两个儿子 , 都牵涉其中 。 而曹丕即位之时 , 也有不少士族心生不满 。 为此 , 士族代表陈群提出了一个折中之举 , 那就是推行九品中正制 。
朝廷在地方上设立中正官 , 后者便以才学与家世为根据 , 对同乡郡的才子进行评价 。 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 一共九个品级 。
这么一来 , 士族集团又能在中正官的位子上大做文章 。 以致于西晋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世族”的情形 。 而且在代表着士族利益的司马氏一族崛起后 , 九品中正制便逐渐沦为了他们保障自身地位的形式化工具 。
『史书今古』汉晋年间的选官制度,何以愈发倾颓?,从察举征辟制到九品中正制
文章图片
三、九品中正制的本质与延续
显然 , 九品中正制助长了家族氏政治的衍生 。 先秦时代的世卿世禄制 , 是“父死子继”、也是“兄终弟及” , 这与魏晋年间士族子弟频繁入朝为官 , 又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只是从形式上看 , 魏晋年间的入仕 , 更是一种家族与家族之间的联合 。 这种继承的顺序 , 可以是“父死子继” , 但也可以是其他家族的后辈子弟 。 可见这种方式与传统的固化不同 , 是可以流动的 。 但不管怎样继承 , 其权力依旧在少数人手中 。
所以说 , 魏晋年间才是士子们的狂欢 。 前有建安七子 , 后有竹林七贤 , 再到王谢钟鸣鼎食之家 , 他们都反映了一种古人别具一格的人生审美志趣 。
正因如此 , 世卿世禄制虽然已经被取代 , 但它始终不曾真正的消亡 。 唐宋之际 , 这种继承制依旧有延续 。 唐代时有任子制 , 不少开国名将的后裔 , 都能顺利进入仕途 。 而反观在科举制盛行的宋朝 , 朝廷也对高级官吏有特殊优待 。
『史书今古』汉晋年间的选官制度,何以愈发倾颓?,从察举征辟制到九品中正制
文章图片
比较有代表的是恩荫制度 。
高级官吏在退休时 , 可以向朝廷申请 , 将自己的后辈子弟直接安排进入仕途 。 而且他们得到的官职 , 大多都颇有几分职权 。 而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才子 , 倘若没有名人提点 , 也难以在朝中立足 , 最终沦为配角 。
当年苏东坡在汴京城中闻名 , 便是靠欧阳修的赏识 。 但后者隐退后 , 即便苏轼再有才华 , 也难以在朝中立足 , 以致屡遭贬谪 。
因此名人提点、家族继承 , 便是九品中正制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