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同济”战疫记( 三 )
综合科的一名护士在发热门诊上班 , 她的父母和丈夫都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 。 她的丈夫病情尤其严重 , 但是当时没有床位 , 只能在发热门诊里留观 。 这位护士把丈夫的CT照片通过微信发给陈广 , 请他帮忙看看肺部的感染情况 。
看了微信 , 陈广马上给这位同事打电话:“我跟院里说说 , 想想办法给解决一个床位 。 ”
没想到 , 这名同事却说:“不用了 , 谢谢!您帮着给定个治疗方案 , 比我们更重的患者还有很多 , 优先收治他们吧!”
听了同事的话 , 陈广的眼泪差点流出来 。 这就是自己的战友呀!
张霓是感染科三病区的一名普通护士 。 1月18日晚 , 她从发热病房下班 , 赶往大伯家探望送饭 。 张霓一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 , 是奶奶和大伯把她拉扯大的 , 大伯把她视作亲生女儿 。
然而 , 等她赶到大伯家时 , 才发现大伯已经去世 。
她每天都守护在患者身边 , 可是却救不了至亲的生命 。
料理完大伯的后事 , 张霓向护士长请求重返一线 。 护士长劝她多休整两天 , 缓解一下心情 。 张霓却回答:“现在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抢救患者 , 我不能够缺席 , 我是党员 。 ”张霓很快回到了护理岗位上 。
三
1月底 , 全国35支医疗队会师于同济医院 , 目标只有一个:降低重症病亡率 , 提高救治成功率 。
在国家卫健委的直接指导下 , 同济医院成立战时专家组和医务处进行质量控制 , 建立会诊制度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 由医疗队联合成立核心质控组 , 交叉查房 , 层层讨论 , 提出更优建议 。
同时 , 同济医院还联合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共同发布《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与管理共识》 , 对患者院前评估及转运、病区设置及管理、医疗质量评估、多学科联合诊疗及整体护理等诊疗流程进行明确规范 。
而针对各支国家医疗队在诊疗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临床问题 , 同济医院发挥综合医院多学科优势 , 组建专科临床支持小分队 , 包括护心队、护肾队、护肝队、护脑队、中药特殊治疗队、气管插管队、体外膜肺氧合(ECMO)队、康复队 。 这些小分队集中优势医疗力量 , 重点解决单个支援医疗队某一领域力量薄弱的问题 , 是提高新冠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
通过密切合作 , 大家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诊疗技术规范和统一流程 。 在七八天的时间内 , 便将重症病例的死亡率从5.58%降低到3.39% 。 这一战果来之不易 。
来自5家医院的18位麻醉医生在光谷院区组成一支混编的“插管敢死队” , 他们要应对来自医院16个病区和1个ICU的急救气管插管任务 。 同济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重、体质差 , 无法耐受长时间缺氧及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 , 所以想要把握这些病人的插管指征 , 顺利完成插管任务 , 只有统一标准才行 。
华山医院医疗队、青岛医疗队、同济医院医疗队的麻醉医生 , 拿出此次救治任务中可执行的“麻醉医生共识” 。 而当麻醉医生在病人口鼻附近进行近距离操作时 , 病人呼吸道会喷射出大量的病毒气溶胶 , 其风险可想而知 。 在30天的时间里 , 小分队成功完成近200例气管插管操作 , 成功率100% , 为病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希望 。 其中 , 年龄最大的是一位85岁的老人 , 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 , 麻醉医生在插管过程中熟练应用多种血管活性药物 , 在顺利完成气管插管的同时 , 保证了在整个过程中病人生命体征的平稳 。
还有一位74岁的王奶奶 , 于1月底开始发烧、胸闷、咳嗽、气喘 , 经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 , 2月11日 , 因病情加重被转至同济医院 。
“炎症因子是正常值的10倍 , 极有可能出现炎症风暴 。 ”王奶奶入院时神志模糊 , 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 。 同时 , 接诊医生发现王奶奶还合并有多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
- 『蚊子』蚊子是多种传染病的温床,传播方向引质疑?钟南山说出了答案
- 「传染病」商城县鲇鱼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 「传染病」坐着轮椅上前线——“疫”无反顾的“老兵”马淑焕
- [医学生TB]银屑病是传染病吗?
- 新闻@卫健委发“五一”提醒!张文宏再冒“金句”
- 『大众网』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医生提醒:警惕沉默的肝脏—丙肝
- 小汤山@【战疫故事】小汤山:那个爱操心的“家长”——马序竹
- [传染病]@扬州家长,儿童疫苗去哪打?最全接种门诊信息来了
- 『传染病』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你知道疫苗有多重要吗?
- 『传染病』继哈尔滨感染78人后,黑龙江又现医院聚集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