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围鼓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发源地就在平水村。为了弄清围鼓的脉络和谱系,马超带着专家翻山越岭,步行40多公里来到偏远的上坪。
经过三天两夜的“田园调查”,马超不仅整理出了2万多字的资料——《深山寻鼓》,还发现了年轻有为的围鼓传承人刘成元。
在马超的支持下,刘成元采用“滚雪球”的办法,带出了50多名学徒,仅唢呐传承人就有20多个。如今,全镇围鼓传承人多达600多位。开工、结婚、节庆……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深渡河村民间文化协会会长万杰知,是马超出席婚礼时发现的一个角儿。在他的鼎力支持下,万杰知不仅学会了唢呐、地花鼓、单口相声等技艺,还成立了自己的演出队,有了可观的收入。
青年农民王丽娟拜师李成刚学习踩堂戏,短短几年就成了主角。为防止人才流失,马超积极举荐,将她招进文化站,从事工勤岗位。
10多年来,马超直接发现和培养的民间文艺骨干就有近百人。近几年来,他还把“踩堂戏”“围鼓”等民间文艺项目推向了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爱上传统文化。
自编自演,送戏下乡;服务中心,文化惠民,10多年演出过千场,还出演到大连武汉等城市
去年金秋十月,全国农业博览会在大连举行,古夫镇的“踩堂戏”《对口支援心连心》等5个节目应邀演出3场。北方人第一次见到鄂西山区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到特别新奇,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20多年来,文化站添置服装道具300多套(台),完成各类演出1000多场。“踩堂戏”“地花鼓”“围鼓”等传统节目还一路演到呼和浩特、大连、长沙、武汉等大城市。
“说句实话,没有超哥就没有‘文化古夫’这个品牌;没有超哥,我们这些艺人也不会站上大舞台,吃上‘文化饭’。”李成刚如此感慨地说。
古夫镇的民间文艺为何经久不衰?它的秘诀就是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民间文艺在形式上创新难度很大,但马超和艺人们敢于探索、大胆尝试。传统围鼓,听来感觉很喜庆,但视觉效果差。他大胆引入土家族长号,并在服饰上进行创新,设计出黄底蓝边、配黄头巾的围鼓演出服饰,大大增强了围鼓演出的视听效果,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踩堂戏”虽然被誉为“鄂西二人转”,但两人演出的形式似乎有些单调。马超和李成刚等艺人经过反复探索尝试,由两人变为4人,甚至6人演出。干部群众观演后称:“这个节目改得好,比原先更热闹。”
民间文艺的魅力更在于“老瓶装新酒”,只有内容创新,才能常看常新。
全镇一年一度的巡回演出,一年一个主题,连续九年巡演无重复节目。精准扶贫开始后,不少农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于是有了地花鼓《懒汉脱贫》;郑万高铁兴山站前期搬迁不顺利,于是有了三句半《服务高铁等不起》;封建迷信、赌博打牌一度盛行,于是有了踩堂戏《苕儿哥》。
马超和艺人们还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了《扫黑除恶打硬仗》《乡村振兴变化大》《居家隔离好处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今,保留的近100个成熟文艺节目,随时可以拉出来演出。
深渡河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时,39户农民的房子要整修,部分农民的耕地要占用。马超创作的三句半《环境整治靠大家》在该村演出后,拆迁矛盾迅速得到化解,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镇党委书记向月军感慨地说:“用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效果就是不一样。看来‘唱唱跳跳’也出生产力。”
右腿骨折,带伤上阵;关心艺人,胜过自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对民间文艺的热爱和痴迷
送戏下乡时,马超崴过脚、摔过跤、发过烧……但他总是轻伤不下火线,从不叫苦叫累。他常说:“我们是基层文化工作者,经常同农民打交道,不能娇里娇气。”
2016年7月,在一次送戏下乡途中,说“三句半”的演员突然生病,这可怎么办啊?好在这个节目是马超自己创作的,熟悉台词,只好自己顶上。但凡是上台的演员都要化妆,这是马超定下的规矩,自己也不能例外。
然而,就是这次演出化妆,造成了他皮肤严重过敏。他先后到武汉、郑州、北京等地诊治,前后花了4万多元,都无法治愈,落下了终身痛苦的顽症。
2017年9月,马超到省城武汉医治皮肤病时,不慎将右脚摔成骨折,在武汉仁和医院上了三块钢板,躺了14天。回到古夫镇时,正值大巡演,本应在家卧床休息的他,却拄着拐杖坚持到现场督导,谁也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