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与出生地 籍贯和出生地有什么区别( 二 )


在高门中间还有差别 , 有些门第简直是高不可攀 。因为这样讲究门第 , 就形成了一种“郡望”(某一个姓氏最高贵的门第出在哪个地方) 。比如唐朝皇帝的祖籍是陇西 , 称陇西李氏 , 陇西就成为李氏的郡望 。宋朝皇帝赵匡胤祖籍是天水 , 称天水赵氏 , 天水成为赵氏的郡望 。由于高门、寒门注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 这很难轻易被改变 。所以有些不是高门的人就千方百计想通过伪造家谱或改变籍贯 , 达到攀上高门、伪装高门的目的 。因为家谱不容易被篡改 , 要在高门的家谱中把你的名字写上或改成你的名字是不大可能的 。但改变籍贯就比较容易 。比如王氏 , 本来就是个大姓 , 各地都有 。如果能将籍贯改成太原或琅琊 , 虽然进不了太原王氏或琅琊王氏的家谱 , 以后就有了机会 , 近支攀不上也可以攀远支 。如果与高门大族的籍贯不同 , 绝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
这种做法自然瞒不过官方 , 所以在南朝 , 朝廷经常专门组织人去查有关的户籍记录 , 称为“揭发巧伪” , 就是揭发这种弄虚作假的手段 。
从魏晋到隋唐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籍贯与门第是紧密结合的 。
因为籍贯就是户籍登记的地方 , 又与一个家庭、个人可以获得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结合在一起 。比如说征收赋役 , 有劳役制度的时候服劳役 , 官员家庭享受免役特权 , 都是根据户籍登记 。
科举制度也与户籍和籍贯有密切关系 。科举是有名额的 , 秀才、举人这一级是把名额分到各个地方 , 到了进士这一级才是择优录取 。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 而科举的名额 , 特别是基层的名额 , 还要讲究平衡 , 所以实际上各个省之间的差异就非常的大 。比如江苏 , 到明清时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 , 分摊给江苏的名额不可能太多 , 所以每百万人的举人名额只有云南平均指标的十分之一 , 贵州的四分之一 。
又如海峡两岸 , 福建的漳州、泉州这一带录取的名额就比较少 , 但是建府不久的台湾相对来说名额就比较多 。所以福建漳州、泉州有一些人把户籍迁往台湾 , 目的就是高考移民 , 同样的成绩在漳州、泉州考不上 , 到台湾就有可能考上 , 并且完全合法 。
也有人走捷径、打擦边球 , 就是“冒籍” , 冒用对自己有利的地方的户籍 。比如清朝著名的史学家赵翼是今江苏常州人 , 常州这个地方人才多、要求高 , 竞争激烈 , 名额紧 。他正好有叔父在北京、天津一带经商 , 虽然没有正式籍贯 , 可以报商籍 。就像我们现在招商引资 , 给有些商人、企业家在本地报一个户籍 。他就投奔叔父 , 因为叔父的商籍挂在天津、北京 , 他就去那里考试 , 并且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 考取了举人 , 接着又考上了进士 , 并且在殿试中被皇帝圈定为探花——全国高考第二名 。如果他在常州 , 未必考得上举人 , 没有举人资格就不能考进士 。
有些人就完全是冒充一个籍贯 , 要是被发现 , 不但要撤销已考取的功名 , 而且要治罪 。所以冒籍考试成功以后 , 籍贯就不敢再改回来了 。
明朝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 , 在卫所里登记户籍的军人及其家属 , 都属于军籍 , 世世代代不能改变 。对军籍有种种限制 , 有些人为了考科举 , 为了做其他事 , 就想办法把户口挂在民籍 , 就得冒籍 , 这当然是违法的 , 查出来可以治罪 。为了核对有的人到底是不是军籍 , 朝廷还专门派人到南京后湖 , 那里储存着明朝每十年编一次的户籍 , 称为黄册 , 去查原始档案 , 作为根据 。
籍贯看来只是个人户籍所在地的记录 , 但由于不同时期户籍有不同的含金量 , 连接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 人们往往会选择不按照实际情况登记籍贯 , 籍贯也包含了太多的特殊因素和历史故事 , 这是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必须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