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一天半包烟,93岁儿孙满堂,感激国家照顾

提起近代的战争 , 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都特别感慨 。 在那个山河破碎 , 风雨飘摇的年代 , 许多人丢失了生命 , 失去了亲人 , 她们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 , 每日想尽了办法 , 也只是为了能吃上饭而已 。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有人在前线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 而在幕后也是一场激烈的战争 。 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同样每天心惊胆战 , 随时都有暴露身份 , 被暗杀的风险 。
【历史故事】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一天半包烟,93岁儿孙满堂,感激国家照顾
文章图片
提起“特务” , 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 而且往往因为一个敌方特务 , 一次情报的传递和破译 , 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 , 因此人们对特务是深恶痛绝 。
而无论是在战争时 , 还是建国以后 , 都存在大量的国民党特务分子 。 王庆莲就是其中一位 , 她被称为“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 , 而她的经历和命运也与其他人不同 。
阴差阳错 , 误入军统
1928年4月 , 王庆莲出生在浙江江山 。 那时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 进入十年对峙时期 。
【历史故事】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一天半包烟,93岁儿孙满堂,感激国家照顾
文章图片
国家动荡不安 , 王庆莲的家中更加困难 , 王庆莲1岁的时候亲生父亲便去世了 , 让原本就很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 王庆莲只能从小住在外婆家 , 母亲一个人挑起了一家人生存的重担 。
即使连吃饭生存下去都很困难 , 但是母亲依然竭尽全力为王庆莲挤出学费 , 让王庆莲上学读书 , 而且王庆莲天资聪慧 , 学习也是一点就通 , 也正因此才会被军统选中 , 成为军统特务 。
王庆莲读了6年小学 , 15岁的时候军统局有人来她们家乡招人 , 母亲便给王庆莲报了名 , 谁也没想到仅有小学文凭的王庆莲竟然一路过关斩将 , 最终通过了军统的考试 , 脱颖而出 。
【历史故事】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一天半包烟,93岁儿孙满堂,感激国家照顾
文章图片
军统局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称“BIS” , 是民国时期的情报机关之一 , 它的组织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 1949年 , 军统局随国民党撤离大陆 , 国家对留在大陆的军统人员进行了清洗 , 直至五十年代中期 , 留在大陆的军统特务才被基本肃清 。
就这样 , 年仅15岁 , 尚且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王庆莲成为了一名军统特务 , 进入著名的军统局工作 。
不做帮凶 , 愤然离职
军统局对外宣称是征兵抗日 , 为国为民的好事 , 但事实上是在招募能做特殊工作的人才 , 来满足传译情报工作的需要 。
【历史故事】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一天半包烟,93岁儿孙满堂,感激国家照顾
文章图片
王庆莲跟随他们从浙江老家到了重庆 , 军统局为安全起见 , 并没有直接让她们接触相关的工作 , 而是分成小组 , 被派到不同的地方进行体力劳动 。
而王庆莲就被分到了一家造纸厂 , 对于这样的工作 , 王庆莲是万分欢喜 , 她不怕吃苦 , 只想着多赚点钱寄回家补贴家用 , 也正因为王庆莲认真负责的态度 , 在造纸厂的时候便获得了上级人员的关注 。
很快 , 王庆莲的人生便迎来了转折点 , 她又一次不清不楚调离岗位 , 从此正式进入军统局的最高机密部门 , 从事电报翻译工作 。
【历史故事】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一天半包烟,93岁儿孙满堂,感激国家照顾
文章图片
而当时这个机密部门里大部分人都是王庆莲的老乡 , 也就是浙江江山人 , 这并不单单只是因为国统局里最大的特务头子——戴笠是浙江江山人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浙江江山位于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交界处 , 方言成分混杂 , 外乡人很难听懂 。 她们在工作过程中用方言交流 , 也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 。
王庆莲努力记下各种密码符号 , 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 , 且就在那个小房间里十分枯燥 , 可是王庆莲从来不抱怨 , 她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的工作有多么重要 , 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只有多赚点钱 , 寄回家 。
【历史故事】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一天半包烟,93岁儿孙满堂,感激国家照顾
文章图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和接触了众多的信息文件 , 王庆莲知道了更多军统的所作所为 , 曾经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长大了 , 心中的善念慢慢觉醒 , 同时对军统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厌恶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 签订了《双十协定》 , 国内获得短暂的和平 , 但是国民党要内战的企图越来越明显 , 一直为军统工作的王庆莲更清楚这一点 。 每每想到国民党将枪口冲向了自己的同胞 , 而自己还在为军统工作 , 王庆莲就寝食难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