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学会受益,韩愈:读书治学的四个要诀( 二 )


如何深思以通晓义理?韩愈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 , 纂言者必钩其玄” , 后人将其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 而具备“提要钩玄”之功 , 绝非一蹴而就 , 需要在长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 结合深入思考 , 方能练就 。
边读书边思考边做好札记 , 记其精英根源 , 则根本大意才能了然于胸 。 “必提其要” , 抓住纲领 , 才能纲举目张 , 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 , 则思理不容不精 , 若此中更能深入思索 , 考究同异 , 剖断是非 , 并自记所疑 , 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
【大道知行】学会受益,韩愈:读书治学的四个要诀
文章图片
广东潮州景韩亭
患足已不学 , 应“虚心”
“患足已不学” , 韩愈主张读书治学要虚心 , 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 , 不能骄傲自满 , 不思进取 。 做到虚心还要从师而学 , 并择善而从 , 才能不断进步 。
“自知者明”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韩愈在《答侯继书》中云:“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 , 未尝一得门户 。 虽今之仕进者不要此道 , 然古之人未有不通此而能为大贤君子者 。 仆虽庸愚 , 每读书 , 辄用自愧 , 今幸不为时所用 , 无朝夕役役之劳 , 将试学焉 。 ”
韩愈虽广学博闻 , 百家之书 , 几乎无所不通 , 仍然非常虚心 ,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 , 认为“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 , 未尝一得门户” , 仍将自强不息 , 昼夜不倦 。
虚心 , 除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外 , 韩愈还主张学必从师 , 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 韩愈指出 , 古代的圣人 , 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 , 尚且虚心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 , 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 不但不谦虚学习 , 反而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 如此 , 怎能治学?
至于择师的原则 , 韩愈认为“圣人无常师” , 择善而从 。 他在《至邓州北寄上襄阳于頔相公书》文中言:“昔者齐君行而失道 , 管子请释老马随之 。 樊迟请学稼 , 孔子使问之老农 。 ”老马识途 , 老农知稼穑 , 各有所专 , 因此皆可师 。
【大道知行】学会受益,韩愈:读书治学的四个要诀
文章图片
广东潮州韩文公祠
既学患不行 , 应“笃行”
“既学患不行” , 韩愈主张要笃行 , 这是读书治学的目的 , 既然学有所得 , 就要努力践履所学 , 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 , 做到知行合一 , 学以致用 。
韩愈重视实践 , 提倡学以致用的务实学风 。 他在《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中言:“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 行且不息 。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 , 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音律、辞藻的浮艳和颓靡文风 , 提倡“言之有物”“文从字顺”“辞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 , 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 , 主张“文以明道” , 学以致道 。
他躬行实践 , 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 排斥佛老 , 以阐明儒家之道为宗旨 , 着意于“道”之用 , 创作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众体兼长、不落俗套的散文作品 , 期望通过“古文运动” , 复兴“儒学” , 通过儒家学说凝聚人心、重塑人心、再造灵魂 , 被苏轼称赞为“文起八代之衰 , 道济天下之溺” 。
韩愈还践行经世致用的务实政风 。 他崇尚儒家文化 , 希望学有所为 , 行道利世 , 报效国家 。 韩愈为官务实 , 即便被贬至边远的地方 , 他仍然践行君臣之义、亲民之策 , 践履笃行 , 用实际行动鼓励后学要勤于实践 , 知行合一 。 韩愈曾因谏迎佛骨事由刑部侍郎被贬为潮州刺史 , 虽在潮州只有八个多月 , 但做了大量勤政为民的好事 , 如启动教育改革、开办学校“教化民众”、兴修水利、释放奴婢、发展农业、奖励农桑等 。
◎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作者王晓兵)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