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话历史:乾隆初政:打击鄂张朋党绝不手软( 二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就在鄂氏敛手之后 , 他的党徒却犯了事 。 言官仲永檀是鄂尔泰的门生 , 作为一名御史 , 他专门找张廷玉一派的毛病 。 乾隆一时不明内中奥妙 , 还以为他为人耿直 , 颇加提拔 。 乾隆七年(1742年)十二月 , 仲永檀的动机败露了 , 原来他弹劾张派大臣时 , 经常找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秘密商量 , 被人揭发 。 乾隆帝赫然震怒 , 他痛斥鄂尔泰:“仲永檀如此不端之人 , 而鄂尔泰于朕前屡奏其‘端正直率’ , 明显系党庇门生……鄂尔泰应该自思:朕从前能用你 , 今日能宽你 , 难道将来独不能重治你的罪么?”
鄂尔泰闻旨以为大祸临头 , 惶惶不可终日 。 好在皇帝不想让表面上完美的君臣关系在鄂尔泰晚年破裂 , 也不想让鄂氏一派一败涂地 。 他仅命鄂容安退出南书房 。 在这个案子之后 , 鄂党人物很长时间之内藏身敛迹 , 不敢再有任何举动 。 张党亦鉴前车之覆 , 谨小慎微 , 处处提防 。 朝廷之上一时风平浪静 , 乾隆治理朋党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果 。
1745年 , 鄂尔泰去世 。 按照乾隆朝政局演变趋势 , 以鄂尔泰的脾气性格 , 如果活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后 , 肯定不能得到善终 。 好在鄂尔泰还算个有福之人 , 于乾隆十年(1745年)“幸运地”病死 , 总算基本上保全了名节 , 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得了善终的名臣 。
孟话历史:乾隆初政:打击鄂张朋党绝不手软
文章图片
张廷玉就没这么幸运了 。 虽然把臣术练得如此炉火纯青 , 进入乾隆时代 , 张廷玉还是感到了一丝丝凉意 。 他的第一感觉是 , 这个年轻皇帝太精明了 , 比他的父亲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乾隆五年(1740年)开始 , 皇帝就不断地打击性格傲慢、行事张扬的鄂尔泰 。 同时 , 皇帝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张廷玉的观察和挑剔 。 幸亏张廷玉平时对于朋党嫌疑懔如临渊 。 作为官场中人 , 人际往来谁也无法避免 , 特别是作为“相国” , 他的家是京城人际交往的中心 。 但张廷玉绝不轻易帮人说话 , 也绝不轻易介入人事纠纷 , 而是听从花开花落 。 在与鄂尔泰的斗争中 , 他始终处于下风 , 也始终不争不怒 , 打太极拳 。 正因为如此谨慎 , 所以在鄂尔泰连连受到指责和处理时他却安然无恙 。
然而 , 鄂尔泰死后 , 皇帝的注意力必然完全集中到他身上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虽然他不想成为朋党领袖 , 但是身处如此高位 , 想不被攀附是不可能的 。 主动要投靠他的人如蝇之附 , 驱而不走 。 所以 , 虽然皇帝的大棒一直没有落下 , 张廷玉心中却无时不处于紧张之中 。 他知道 , 统治者是从来不讲什么恩义的 。 虽然自己给乾隆的父祖卖了几十年的命 , 但如果政治需要 , 皇帝打击起自己来并不会手软 。
张廷玉感觉 , 自己退出政治舞台的时间到了 。 晚年的张廷玉太想保住名誉 , 也太想摆脱新皇帝带来的政治压迫感 , 于是在乾隆十三年 , 也就是富察氏去世这一年提出乞休 , 但是并未获得乾隆批准 。 乾隆十五年 , 皇长子永璜去世 , 张廷玉又迫不及待不合时宜的提出乞休 , 这一次终于激怒了乾隆 。 乾隆索性把十几年来对张廷玉忍住没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 他直截了当地指出 , 张廷玉实不当配享太庙 。
然而 , 噩运却并不甘心到此为止 。 张廷玉精神刚刚好转 , 朝廷中又出了一件祸事:他的亲家四川学政朱荃 , 在母亲去世后 , 为了挣点“考试补贴” , 居然隐瞒母丧消息 , “匿丧赶考” , 为御史储麟趾所参 。 这件事发生得真不是时候 。 皇帝又一次想起了张廷玉 , 因为朱荃在仕途上起步 , 就是因为受了张廷玉的举荐 , 何况张后来又和他做了儿女亲家 。 绝不容眼里掺一点沙子的皇帝决定 , 收回以往三代皇帝对张廷玉的一切赏赐……派出自己信任的内务府大臣德保到查抄张家 。 经过这场问罪 , 张党完全被击垮 。 张廷玉名誉丧尽 , 门生故吏各寻出路 , 如树倒猢狲散 。 乾隆打击朋党 , 终于以全胜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