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

自古以今日的河南省为中心的广大中原地区都是历代各路割据势力所必争之地 , 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科技尚不发达 , 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 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的支撑 , 靠天吃饭的古人自要选择平坦易耕种的中原地区了 。
长久如此 , 中原地区的优势便不仅体现在土地平坦肥沃 , 物产丰饶 , 而且还体现在人口稠密 , 劳动力充足 , 所以便衍生了“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 , 中原地区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 然而 , 天下万事往往物极必反 。
中原地区虽各方面条件都特别优越 , 确实是值得争取的一块风水宝地;但成也中原败也中原 , 就是因为条件太过优越往往受多方势力觊觎 , 而和平年间平坦易耕的优点也变成了难守易攻的缺点 , 所以往往得中原者却不一定得天下 。
【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
文章图片
得中原者不一定得天下
【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自古世人皆言:“得中原者得天下” , 但是纵观历史 , 其实得中原者往往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整个天下 。
甚至一些统治者若是一味相信此言 , 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攻打取得中原地区上 , 这样的王朝不仅无法在取得中原的基础上取得整个天下 , 甚至连中原地区这半壁江山也不见得能够守得住 。
从秦汉魏晋到隋唐宋元直至明清 , 但凡是完成了天下大一统的王朝都不是以中原为根基起兵发家的 , 譬如:秦汉皆起家于关中 , 北魏和唐皆起兵于晋 , 元明清则是发家于蒙古、江淮及东北地区 。
【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
文章图片
像秦汉起家的关中之地 , 也就是现今的陕西省中部地区 , 此地虽不似中原地区平坦肥沃 , 但是此地周边有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这四关为天然屏障 , 倚山偎河的关中地区可谓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 。
而如其他完成大一统的政权都有此相似之处 , 那便是后方根据地讲究一个“易守难攻” , 这样一来起家于此的王朝无论是否能够一举夺得天下 , 起码后方安稳 , 不至于在外征战未果却落得个后院起火的腹背受敌的绝境 。
根基稳固则胜败皆有退路 , 得胜皆大欢喜 , 一旦落败也可有一方休养生息的安定之地 。 由此可以说明 , 后方根基之地的选取十分重要 , 这决定着整个王朝的基本命脉 。
【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
文章图片
而与之相反的是:但凡是以中原为根基起兵发家的国家及政权 , 统治者在奋力取得了中原地区便沾沾自喜自以为取得中原便意味着天下已是囊中之物了 。
结果最终不仅没有完成得中原之后继而得天下的宏图伟志 , 反而大多都十分短命 , 甚至最终落得个被其他政权所吞噬的悲惨下场 。
比如在五代十国时期 , 整个天下局势分崩离析 , 各地割据势力处于一个大混乱的状态 , 发家于中原河南的后梁定都开封 , 不要说是否能够取得天下了 , 短短十年间就连所得到的中原地区还没有统治明白便被后唐所灭了 。
【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
文章图片
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没有在前任落败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 , 依然是由中原之地起家 , 将都城同样定在了东京开封府 , 最终也一样落得个共历三帝、享国十年后为宋太祖赵匡胤兵变夺权所灭的结局 。
中原地区易攻难守
得中原者往往并不一定得天下 , 深究其原因其实是率先占领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只狭隘地看中了中原地区地平土肥的农业基础 , 他们片面地认为以此地发家定然是家家户户粮食大丰收 , 那么便必然可以使得国富民强 。
【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
文章图片
但是却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 , 殊不知中原地区平坦易耕作的地势在和平盛世确实是优势 , 但是在外敌入侵时全无崎岖川流为天然御敌屏障的缺陷又何尝不是劣势呢 。
中原地区由于其一马平川的地势条件 , 在平坦肥沃易耕作的优点之外更有易攻却难守的弊端 , 这样一来虽说一举拿下中原地区容易 。
但是同理他人再来攻下此地也并非难事 , 所以说往往攻城虽易守住却难 , 中原地区便是如此 。
【历史故事】“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坑了多少人
文章图片
得中原是扩张的选择而非后方根基
虽然往往得中原者最终并不一定能得天下 , 但是中原地区作为全国的一部分 , 甚至是处于战略地位的一部分 , 古代封建统治者要想取得天下大一统 , 那么取得中原便是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