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时间:2021年4月11日下午15:00-17:00
地点:晓岛(北京朝阳大悦城9F)
主题:写作·记忆·乡愁:《布雷顿角的叹息》新书观影分享会
嘉宾:梁鸿×李海鹏×彭伦
活动内容:《布雷顿角的叹息》新书分享+纪录片《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片段放映
那对着巨头鲸歌唱的夏日,少年追逐彩虹的背影,那些有关忠诚与背叛的传说,在岁月的狂风暴雨中,幻化为一声温存而沉重的叹息:“当我们被爱着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更好。”
—《布雷顿角的叹息》
文章插图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布雷顿角岛
《布雷顿角的叹息》是加拿大国宝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唯一的长篇小说。他一生只创作了三部作品,除了《布雷顿角的叹息》,还有两个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当鸟儿带来太阳》。麦克劳德把自己惜墨如金的笔力大都投向了对他的家乡、加拿大的边陲岛屿——布雷顿角的书写,《布雷顿角的叹息》历时十三年完成,获得包括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图书奖。2009年,该书在“加拿大大西洋地区100部最佳作品”评选中名列榜首。202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和群岛图书携手推出该书新版。
文章插图
【译文CLUB·北京 《布雷顿角的叹息》新书观影分享会】《布雷顿角的叹息》
《布雷顿角的叹息》故事穿梭于“现在”和“过去”之间,主人公亚历山大?麦克唐纳早已离开家乡,对往事的记忆也已模糊,但与哥哥、妹妹的交集却让他时常在不经意间回想起童年生活和祖辈的故事,他最终理解了血脉情深与那超越一切伤痛苦难的故土情怀。
原文片段
我站在大厅里,听见他在门后唱起歌来。他的歌声轻柔而坚定,唱的是只有醉鬼或者快要喝醉的人才听得懂的词。
他唱的盖尔语歌叫“献给布雷顿角的挽歌”。这是首合唱歌曲,往往由一大队人合唱,或是由一人主唱,一队人合唱。歌词大意是:
我看见,很远的远方
我看见,波涛的那边
我看见,布雷顿角,我的爱人
在海的那边,那么遥远
我在大厅中行走,每走一步,歌声就减弱一分。我走下四十瓦灯泡照映着的那段陡峭阴暗的楼梯,歌声却依旧在耳边响起。
我惊讶地发现,这歌声并不是他唱的,而是在我内心深处回响。
歌声越来越大,直到我的嘴唇如同条件反射一般吐出歌词:
在我心中,有一个梦
想要回到故乡
但我心中,清楚明白
我不应该再回去
他的歌结束,我的歌开始,完美承接。尽管主题不同,主唱和合唱部分却自然而然跳入我脑中。
我想,这正如已步入中年的前童子军成员们还牢牢记着《她从山边来》和《我亲爱的克莱门苔》的旋律一样吧。
这些歌偷偷扎根,潜伏于心,然后在最意想不到的时机大放异彩。
我可是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人啊,我这样想着,来到了街上。这时,奶奶说过的另一句话又蹦了出来:“喜不喜欢由不得我。”
现在是九月,我还是个中年男人。二十世纪时日不多了,如果我继续朝着它的尾巴行进,在它结束之时,我将是五十五岁。是已然衰老,还是年轻依旧,取决于自己对于时间和年龄的看法和态度。
“我们会活很久,很久,”有着红头发卡隆家血脉的爷爷说过这么一番话,“前提是要有这个机会,也要有这个意愿。”
我在九月的阳光下舒展肩膀,像是给一档还未上映的节目中“来自二十世纪的男人”一角试镜。
“啊,啊,红头发男孩,”大哥的声音挥之不去,“你终于来了。我们俩一起走过很长的路,都还没红过脸呢。”那个声音停顿了片刻又响起,“我总是想象红头发卡隆去世前那几天。他会长啥样呢?”
“不知道,”我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别人和我说过的那些话。”
“啊,”那个声音又响起来,“留下来陪我吧,留下来陪我吧。你还是那个红头发男孩。”
4月11日下午,作家梁鸿、媒体编辑李海鹏和本书的策划、群岛图书出版人彭伦将来到晓岛和岛民们一起来聊聊麦克劳德创作的小说世界的魅力。
会中还会播放纪录片《读懂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片段。该片由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于2005年投资拍摄。导演威廉·麦吉利夫雷带领摄制组跟随麦克劳德,来到他的家乡布雷顿角。在这座偏远的海岛上,采访了麦克劳德、他的妻子、儿子、同乡,还远赴美国、爱尔兰,采访了多位推崇麦克劳德的著名作家,包括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美国作家拉塞尔·班克斯、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等。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 历史|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
- 教育部|北京出版集团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孙勤|艺术家+文化地标《京·粹》展现北京魅力
- 北京冬奥会|文创IP重在深耕
- 演奏家|艺术家+文化地标 系列短视频《京·粹》展现北京魅力
- 主题活动|“北京消费季”下月启动,重点商圈主题活动等您来打卡
- 王家训|230余万海外网友看《京·粹》识北京,3大拍摄重点是魅力所在
- 北京京剧院|230余万海外网友看《京·粹》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