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诸葛亮是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一生可谓是轰轰烈烈,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没有出山之前便知三分天下,后来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而且无论是他的人品,还是历史功绩都为后人津津乐道。不过在众多的评价中,要数盛唐诗人杜甫最精准,写过很多的诗评价诸葛亮,特别是这首《蜀相》,通篇写得很感人,不仅对于诸葛亮的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表达出了敬仰之情。可见在杜甫的心目中,诸葛亮是他学习的榜样。
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杜甫作为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写下过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而且他的才华,以及品格,那也是无人能及。尽管自己在生活中处处不如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是始终心系天下,关心最底层的民众。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有了”诗圣“的美誉,同样受到了后人的敬仰。
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那这首《蜀相》通篇情感细腻,当时杜甫正是参观了成都的丞相祠,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么一首经典之作,正是告诉了世人,诸葛亮一生功成名就,尽管人格高尚,但是后期还是失败了,最终没能实现人生理想,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遗憾,所以杜甫在最后两句中,写得很伤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可以说是写尽了诸葛亮一生的遗憾。
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这首诗写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当时刚刚到达成都,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稍稍安定了下来。当地的朋友出钱为他修建了草堂,总算是在成都生活了下来,这个时候的杜甫尽管生活上安定了,但是他内心依旧伤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他参观了丞相祠之后,以一种极为悲情的口吻写下了自己对于诸葛亮的敬仰,细说了他的一生功业,所以这么一首诗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最为精准,短短的几句,可谓是一针见血。
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首联和颔联先是写了丞相祠所在的地方,以及那里优美的风景,这样一起笔,也使得这首诗更具有诗意;那这几句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要去哪里找寻诸葛亮的祠堂?其实离这里并不远,只在那成都郊外古柏森森的地方,那个地方树木茂密。绿草倒映在台阶前,使得这个地方很幽静,树枝上的黄鹂鸟在鸣叫,那歌声很清脆,听了让人心旷神怡。这几句并没有重点评论诸葛亮的功绩,只是交代了丞相祠的位置。
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颈联和尾联最后这几句,则是重点评论了诸葛亮的功绩,从而也是点明了主题,也使得这几句诗更具有感染力;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而这个时候他就知道未来会三分天下,后来他又是辅佐两代君主,当真是忠心耿耿。后面两句又是写了诸葛亮一生中的痛,只是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并没有实现人生理想,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遗憾,历代的英雄都是如此,只能是为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后人对于诸葛亮多有评价,但都不及杜甫这首诗,短短几句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杜甫很多的诗都情感细腻,写得也是极为悲情,在这首《蜀相》中,他以一种很悲情的口吻写下了诸葛亮的一生,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句,但是每一句都是经典,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诸葛亮的敬仰,还有对于那段历史的评价,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