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净四合院』— 清明,致良知四合院:生命的真谛

陪伴你成长的致良知四合院今天
『明净四合院』— 清明,致良知四合院:生命的真谛
文章图片
清明节 , 是追思亲人的日子 , 也是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的日子!曾经的问题 , 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 如今有了答案:明心净心 , 天清地明 。
人生是一条单行线 。 时间一秒一秒度过 , 生命一秒一秒延续 。 所谓出生入死 , 从出生起步 , 步步朝向终点 。
如何度过这一生 ,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关于生死 , 古往今来的圣贤又有着怎样的阐述?
我们来看一下《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 生之徒 , 十有三;死之徒 , 十有三;人之生 , 动之于死地 , 亦十有三 。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盖闻善摄生者 , 陆行不遇兕虎 , 入军不被甲兵 。 兕无所投其角 , 虎无所措其爪 , 兵无所容其刃 。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在《道德经》中 , 老子阐述了关于人生命的不同状态:
生之徒 , 十有三:有十分之三的人 , 特别善于呵护自己的生命;
死之徒 , 十有三:有十分之三的人 , 随波逐流、漂漂荡荡 , 生命缺乏主宰 , 终其一生 , 无非是完成迈向终点的过程 。
人之生 , 动之于死地 , 亦十有三:有十分之三的人 , 因为不明白生死之道 , 甚至不明白人生之道 , 因而做出一些伤天害理之事 。
以上是“出生入死”十种情况中的九种 , 9/10的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终点 。 但这些 , 都不是老子所倡导的真正的生死之道 。
9/10的人 , 为何如此呢?“以其生生之厚” 。 因为太贪爱自己的生命 , 因而过度厚养自己的身体 。 然而 , “反者道之动” , 越是贪爱生命 , 反而越不能充分掌控生命 。
『明净四合院』— 清明,致良知四合院:生命的真谛
文章图片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盖闻善摄生者 , 陆行不遇兕虎 , 入军不被甲兵 。 兕无所投其角 , 虎无所措其爪 , 兵无所容其刃 。 ”
真正懂得生死之道之人 , 行走在路上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 , 进入军队也不会被其他人或兵器伤到 。 犀牛无处对他投角 , 老虎对他无处伸爪 , 武器对他无处刺杀 。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兕、虎、兵都不能伤及他 , 并非因为他刀枪不入 , 而是以此比喻 , 让我们明白何为对自己真正的伤害 。 对人们生命造成伤害的 , 除了有形的动物和兵剑外 , 更大的伤害其实源自人们内心不好的贪欲及不当知见 。
去除内心的不明与贪欲 , 心越来越澄澈 , 外界的伤害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 。 因而没有令其致死之地 。 有句话说 ,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 意思就是君子不去危险的地方——这里的危险 , 其实是指心中的小我 。
每一个小我就意味着一个危险 , 君子去除了心中的“小我” , 也就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 正如 , 一个人不去赌博 , 就永远不会输一样 。 在光明的世界里 , 黑暗中的问题都不存在 。
孔子有言:朝闻道 , 夕死可矣 。 阳明先生讲:身之主宰便是心 。
无论是老子、孔子抑或阳明先生 , 所传递的都是同一个道理:不要贪求生命本身的长短 , 而应探寻生命的本质 。 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剩下1/10的人在做的事情:呵护自己的心灵 , 故“死而不亡者寿” 。
什么样的人生 ,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儒家倡导“死而不朽” , 即有生之年要建功立业 , 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 孔子有言:未知生焉知死 , 没有弄明白“生” , 探讨死去后的事情也没有意义 。 阳明先生的回答亦复如是 。
弟子萧惠曾就“死生之道”请教阳明先生 , 阳明先生回答:知昼夜即知死生 。 萧惠又问先生:什么是昼夜之道 。 阳明先生说:知昼则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