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不整齐」看晚清第一科考作弊案,司马小绢讲历史:古代考试作弊与反作弊

古代考试神级作弊手法 , 查不出任何破绽 , 看他们是如何瞒天过海的 。
皇家大考 , 戒备森严 , 防止夹带 , 脱光检验 ,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 , 对付考场作弊似乎并不困难 。
「参差不整齐」看晚清第一科考作弊案,司马小绢讲历史:古代考试作弊与反作弊
文章图片
然而!1858年晚清第一大科考舞弊案中 , 六分之一的录取考生 , 被查出问题 , 举国哗然!
这种瞒天过海的神秘作弊手法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自从有了考试 , 就有了作弊 , 各朝各代都为考生与考官之间的作弊手法令朝廷头疼 , 在武则天时期 , 发明了一种叫做:“糊名”的方法 , 就是考生答完试卷后 , 由工作人员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 , 用纸糊盖起来 , 防止阅卷官询私舞弊!
「参差不整齐」看晚清第一科考作弊案,司马小绢讲历史:古代考试作弊与反作弊
文章图片
但没过多久这招就不灵了 , 因为考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笔迹和做在卷子上的暗号 , 来向阅卷者表明自己的身份!
这堂而皇之的作弊手法 , 让当权者很是苦恼 , 到底该怎么办呢?很快他们就想到了办法 , “易书'' , 就是把考生的卷子被糊起来之后 , 再统一让人原文不动地摘抄一遍 , 然后再让考官来判这份复印件!
「参差不整齐」看晚清第一科考作弊案,司马小绢讲历史:古代考试作弊与反作弊
文章图片
这下总该万无一失了吧!然而 , 1858年的
科举考试中 , 很多人依然成功作弊 , 仅仅是后来的一个阴差阳错的小纰漏 , 才让朝廷发现了真相 ,
那么在这种看起来绝无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卷子的笔迹虽然被改变了 , 但是内容是绝不能变的 , 于是这猫腻就出在这内容上!
考生事先跟考官约定好 , 在哪个地方写哪个字 , 比如:第一篇文章末端用“看鉴''两个字作结尾 , 第二篇文章的最后用“很好看''三个字作结尾 , 这样考官一看 , 就明白这是谁的卷子了 。
「参差不整齐」看晚清第一科考作弊案,司马小绢讲历史:古代考试作弊与反作弊
文章图片
在当时这叫做通关节 , 为了确保无误 , 每个关节通常会有三四处的字眼 , 考生确定好关节后 , 也可以写在一张纸条上 , 递送给考官 , 并在条子上画三个圈或五个圈!
【「参差不整齐」看晚清第一科考作弊案,司马小绢讲历史:古代考试作弊与反作弊】表示如果我考中了 , 就分别赠送您三百两或五百两的白银 ,
在晚清这次震惊朝野的科举舞弊案中 , 共惩处各级官员91人 , 主考官柏葰身为一品大官 , 被斩杀于菜市口 。
「参差不整齐」看晚清第一科考作弊案,司马小绢讲历史:古代考试作弊与反作弊
文章图片
从此科场清肃三十年 , 对于作弊和防作弊这件事 , 技术很重要 , 制度也很重要 , 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啊!
考试如此 , 凡事皆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