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O热历史■为何打不过5万湘军,太平军衰败之兆:陈玉成率10万人打安庆

太平天国自天京变乱后 , 军事局面少了几分灵动 , 逐渐陷入机械应对的境地 。 太平军虽然二破江南江北大营 , 解除了天京周围的威胁 , 但安徽形势却日趋恶化 。 安庆战役太平军惨败 , 成为太平天国后期衰落的一大转折点 。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 , 太平军在安徽战场有多达十余万兵力 , 而湘军仅有五万多人 , 素来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太平军 , 怎么会败给人数居于劣势的湘军?
一、清朝战略的变化:由瞎打变为专攻
太平军初期至中期 , 军事上一直处于积极进取的态势 。 动辄西征、北伐 , 兵锋遍及湘、鄂、皖、苏、浙、赣、豫、晋、直隶等省 , 甚至结连捻军进军陕西 。
清廷则是被太平军牵着鼻子转 , 各种疲于奔命 , 各被挨打 。 1856年天国变乱后 , 好歹双方情形稳定下来 , 开始专注于江南诸省的争夺 , 但清朝的策略仍然显得有些过于急躁 。
清廷把能掌握的兵力分为两大部分 , 朝廷的经制兵即绿营 , 主要进攻天京 , 而湘军则令其与太平军主力在湘鄂赣皖诸省纠缠 。 在咸丰帝的算盘之中 , 仍想靠绿营兵拿下平叛的首功 , 以免湘军坐大崛起 。
DOCO热历史■为何打不过5万湘军,太平军衰败之兆:陈玉成率10万人打安庆
文章图片
但这种方略无疑显得有点目标不清晰 。 为何?清廷的军事力毕竟有限 , 绿营兵无论将帅能力还是兵员素质 , 都弱于太平军 。 而湘军虽精 , 人数却少 , 加上缺少国家动员系统的支持 , 湘军的壮大全靠曾国藩诸人玩众筹 。
这就犯了势分而力弱的错误 。 国家动员系统支持的是军事弱鸡绿营兵 , 能打的湘军却苦于资源限制无法发展壮大 , 所以这种战略对上太平军 , 自然是迟迟打不开局面 。
而这种哪有火就扑哪的瞎打战略 , 自然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形势 。 清军两次在南京城下组建江南江北大营 , 把绳子直接套到了太平天国脖子上 , 照样勒不死 , 太平军一使劲就能把绳套崩断 。 原因就是清军力量太弱 。
但到了1859年以后 , 形势终于发生了变化 。
这个变化起始于胡林翼到湖北当巡抚 。 胡林翼是湘军系人物 , 他本是曾国藩的助手 , 后来因功出任巡抚 , 成了掌握一省实权的大员 , 这使得他开始有资本谋划对太平军的总体战略 。 胡林翼长于谋略 , 他反思数年来清廷屡战不能胜的原因 , 指出了要害所在 , 即没有聚攻一点 。
那么应当选何处为聚攻之点?胡林翼与曾国藩反复商讨后 , 商量出了“谋皖”的策略 。
天京位居长江下游 , 时刻受上流诸镇水路威胁 , 因此守天京重点在于稳固皖南和赣北 , 体现到具体的区域上 , 就是九江、安庆 。
因此胡林翼在湘军收复湖北后 , 向朝廷极力上书 , 并获得批准 , 展开了谋皖行动 。
DOCO热历史■为何打不过5万湘军,太平军衰败之兆:陈玉成率10万人打安庆
文章图片
湘军大佬胡林翼
二、曾国藩、胡林翼四路分兵
在胡林翼谋皖之策出炉前 , 曾国藩一直是清廷的救火队长 , 太平军往哪打 , 清廷便把曾国藩往哪调 。 先是让曾率部援浙 , 后又跟着太平军屁股入闽 。 1859年石达开打到四川 , 咸丰帝还想把曾国藩调到四川赴援 。
如果此行真得成功 , 曾国藩手里那点军队 , 怕不真要被肥的拖瘦 , 瘦的拖死 。 但曾国藩路过湖北时 , 胡林翼不忍心千辛万苦组织起来的湘军被朝廷的坑爹战略葬送 , 于是和剃头一唱一和 , 让湘军在湖北停留数月 , 等待四川战局好转 , 胡林翼再次上书把曾国藩留下来共同进攻安庆 。 朝廷无可奈何 , 只好同意 。
这一步棋 , 可说得上是谋皖策略成功之始 , 湘军从此可以专注于一点 , 施展其耐磨耐操耐死战的优势 , 与太平军开启主力对磕模式 。
但在湘军诸路人马进图皖南之时 , 湘军还犯过一次错误 。
那是1858年 , 湘军悍将李续宾贯彻胡林翼进攻安徽的意图 , 在攻下九江之后连续作战 , 攻入皖南舒城、六安一带 。 李续宾屡胜而骄轻敌冒进 , 轻入险地 , 结果被太平军陈玉成部合围 , 三河镇大战 , 李续宾当场阵亡 , 六千湘军被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