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绥德汉 绥德的汉( 二 )



李子洲(1892-1929),本名邓英,字子洲人,出生于绥德一个银匠家庭,北京大学李大钊学生,哲学系毕业,五四运动 大会主席团十人之一 。1923年初,李大钊和刘把他介绍给了中国 。1924年回到陕北,任榆林中学教育局长兼语文、历史教师 。同年任陕西省第四师范学校校长(校址绥德) 。期间出版了《陕北青年》杂志,传播革命火种 。在他的影响和领导下,1924年西北最早的党组织在绥德成立,绥德师范学院被称为“西北革命的发祥地”、“陕北红色堡垒” 。在他的领导下,一大批陕北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如刘志丹、谢子长等人 。1927年7月任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28年2月任省委书记,其间领导清涧起义、华伟起义;1929年2月被捕,同年6月18日死于狱中 。
他是陕北革命的煽动者,是中国革命的丰碑,是绥德汉的楷模 。1940年, 亲笔题词“陕北 创始人” 。

睡在绥德的英雄韩在漫长的历史中,有很多英雄汉,虽然不是绥德人,但为了守卫边疆(绥德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地,成为了很多朝代的边疆),他们来到绥德驻扎,有些人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而是长期留在这里 。他们也是英雄和隋韩德 。秦代的代表人物是傅肃和蒙恬 。
傅苏 。我嬴姓,伏肃,秦始皇长子 。他刚毅勇敢,他相信别人,努力工作 。为人和善,有政治远见 。他反对杀“破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直言劝父,说“天下初起,远在贵州,众学生皆诵孔子之教,今将被重法绳之以法,恐天下不安 。”为此,秦始皇被激怒了,并下令前往尚军(当时绥德正在统治),帮助将军蒙恬修建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出巡病死后,伏肃的遗诏即位 。车府中,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始皇帝第十八子胡亥登基,伏肃被诏逼自杀 。
傅肃死后,葬在绥德舒舒山顶 。传说傅肃被迫自杀后,士兵大声哭喊,山川共哀,泉水呜咽,故名“呜咽泉” 。泉旁有石刻,唐代诗人胡曾在此写下的“沙子谷”最为感人:
这个国家所有善良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当傅肃为保卫边境而牺牲时,
到目前为止,谷口之春呜咽着,
那年裘德讨厌里斯 。

蒙恬 。姬姓,孟姓,田姓,是秦朝有名的军人 。他出身名门,从小就野心勃勃 。率军破齐,为内史而拜 。秦统一六国后,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胁匈奴,被誉为“中华之一勇士” 。他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开发者,督修长城和秦致路,克服了国内交通拥堵的困境,极大地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曾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的始祖” 。
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胡亥秘密策划政变,给蒙恬下假圣旨处死 。蒙恬不信,怀疑里面有诈,找绵军申诉,被拒 。蒙恬部将劝蒙恬举义旗造反 。为了不辜负秦始皇的恩情,蒙恬虽然全副武装,却违心服毒自杀 。三军官兵全体搬迁,将蒙恬安葬在绥德大理河西岸的风水宝地 。他们把泥土和他们的制服堆成高耸的土堆,以便在将军去世后,他们可以面对在他之前离开的儿子傅肃的坟墓 。
每次读到这段历史,我都为之惋惜 。历史有时被恶人玩弄,导致倒退 。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民族的悲哀?

建立绥德功勋的英雄韩秦汉时期,绥德是驱逐匈奴的前沿;隋唐时期是与突厥战争的前线,北宋时期也是与辽、金、西夏战争的十字路口 。这些乱世往往导致了悲惨的生活,但也吸引了一大批英雄在这里建功立业,保家卫国,比如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北宋的将军狄青,明朝的燕绥总督于子珺等等 。其中,李广和于子珺的故事值得反复讲述 。
李广 。西汉名将,陇西人,枪法了得,经历了川圹、靖武两朝皇帝,做过七郡知府四十余年 。李广从结义开始,与匈奴作战70余次,战功卓著 。
李广两次征战绥德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5年),匈奴大举入侵小关 。李广从军,来到绥德抗击匈奴 。他擅长射箭 。他能射出每一发子弹,杀死许多敌军将领 。他从上士升为郎,骑着普通的侍者 。元朝中期元年(公元前149年),由于一位大臣的推荐,“李广有才华,大话西游”,皇帝派李为太守,驻守绥德 。李广到了绥德后,立了寨子,打了匈奴,打了老虎,留下了很多故事 。到现在,还有几个地名和他有关 。《绥德州志》记载:“城东四十里李家寨,为汉代李广驻军 。”可见,李家村的“村”是从李广开始的,村名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今天的呼延村,据说就是因李广在这里打老虎而得名 。《汉书·李广列传》曰:“广所居郡闻虎嗅,尝如自毙”;《绥德郡志》曰:“汉太守李广在此射虎” 。他是一个典型的建功立业、崇尚道德的英雄 。由此,我想起李广著名的诗《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