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该怎么描写 形容歌声

【音乐声该怎么描写 形容歌声】描写音乐的古诗 , 您记得有哪几首?
有两首诗 , 您一定很熟悉 。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 。
这两首诗有共同点:用景物来描写乐声 , 并且烘托出感情 。
这种写法会存在一个问题:为了让乐声形象化 , 诗中的景物一般是虚景 , 都是诗人的假想 。
那么 , 有没有能够以假乱真的古诗呢?
还真有!
温庭筠的这首《瑶瑟怨》 , 您就很难弄清楚诗中的景物是实景还是虚景 。

冰簟银床梦不成 , 
碧天如水夜云轻 。
雁声远过潇湘去 , 
十二楼中月自明 。


您可以先读一读 , 品一品 , 看看到底是写的实景呢 , 还是虚景呢?
不骗您 , 其实我也不知道 。
以假乱真 , 真真假假 , 就是这首诗的魅力 。
我们来仔细读 。


音乐声该怎么描写 形容歌声

文章插图
古瑟


一、女主人公心中有愁绪
1、冰簟银床梦不成
冰簟 , 清凉的竹席 。
银床 , 银饰之床 。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躺在竹席银床上 , 梦也难以做成 。


这句话有一个误区 , 很容易误导人 。
就是“冰簟”两个字 。
很多人认为 , 它是指竹席清凉或者冰凉 。
其实 , 冰簟应该是对竹席的一种美称 , 我认为是指光滑如冰的竹席 。
我们从古诗词中可以很多例子 。
比如 , 李商隐写的“冰簟且眠金镂枕 , 琼筵不醉玉交杯 。”
再比如 , 苏轼写的“冰簟堆云髻 , 金尊滟玉醅 。”
还比如 , 陈师道写的“冰簟流光团扇坠 。”
尤其是陈师道写的“冰簟流光” , 这是在明月照射下 , 竹席流光溢彩的情景 。
可见 , 冰簟是指光滑如冰的竹席 , 应该是质量比较好的竹席 。
在温庭筠这首诗中 , “冰簟”和“银床”并列 , 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睡眠环境的美好 。
这两个词也能表明 ,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 。
那么 , 女主人能睡好觉吗?
不能 , 因为“梦不成” 。
睡眠环境如此美好 , 主人公反而“梦不成” , 可见她心中有愁绪 。
这是反衬的手法 , 用睡眠环境的美好来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
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夜不寐” , 而要写“梦不成”呢?
这说明女主人公渴望“梦成” 。
也就是说 , 她的心中有一件事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 只能寄希望在梦中实现 。
这是女主人公内心愁苦的原因 。
那么她为什么而愁呢?
我们要逐步分析 。


音乐声该怎么描写 形容歌声

文章插图
夜空


二、女主人公孤独寂寞
2、碧天如水夜云轻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天空碧蓝如水 , 夜晚的云在空中轻轻飘荡 。


这句话写得很美 , 但是很难读懂 。
首先 , 这到底是写的实景还是虚景?
您如果说 , 女主人公睡不着 , 走到窗前 , 看到了碧蓝如水的天空 , 看到了轻轻飘荡的云 , 这有何不可呢?
或者说 , 女主人公睡不着 , 然后独自鼓瑟 , 瑟声就像云一样在宁静的夜空里缓缓地飘荡 , 这也能说得通 。
我认为 , 这一句既是写实景 , 又是写瑟声 , 同时烘托出女主人公的感情 。
其次 , 这一句到底烘托了什么感情?
我们来分析景物特点:
碧天如水 , 是形容天空的明净 , 如果是写声音 , 也可以形容夜空的宁静;
夜云轻 , 是形容白云的轻柔 , 如果是写声音 , 也可以形容声音的轻缓 。
在明净的天空中 , 没有其他事物 , 只有白云轻轻飘荡;在宁静的夜空中 , 没有其他声音 , 只有轻缓的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