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充值可退第一案 我要上头条 说到未成年人烧钱玩游戏

#未成年人充值可退第一案# #我要上头条# 说到未成年人“烧钱”玩游戏,长沙近日就有一例,8岁男孩玩游戏充值高达7万!
最近,长沙的张小姐发现,8岁的弟弟在用母亲手机上网课时,先后花掉7万多块钱用于手游充值 。
别担心!
最高法明确
未成年人网游充值“无效”!
根据最高法新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退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
- 1 -
8岁男童利用上网课间隙,三款手游充值7万余元,充值金额“直线上升”,孩子只知“很好玩” 。
长沙市民张小姐的母亲消费时,发现微信支付没有信息,怀疑之下她查看了自己的账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张小姐的母亲发现自己微信零钱的五万多元不翼而飞,同时支付宝里的两万多余额也完全消失,思来想去,问题肯定出在了8岁的小茗身上 。
市民 张小姐:疫情期间,他们都要用手机写作业,上网课,然后父母也不可能一直盯着,发生的时间,我们查了账单以后,发现是3月31号到4月22号之间 。
根据账单显示,从3月30号开始,母亲的支付宝就开始不断地往“部落冲突”和“逃出银河系”两款游戏里充值 。
从4月21号开始到4月22号,小茗通过微信的小程序开始接触一款叫做“三国Q传”的游戏,充值的数额大幅增加 。
发现这一情况后,一家人非常生气,对小茗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
【未成年人充值可退第一案 我要上头条 说到未成年人烧钱玩游戏】- 2 -
家长视频举证申退全款
两家网游运营商回应
未成年人网游充值
最高法:监护人退款应支持
根据监控视频显示,在产生2998元游戏充值的时间,小茗确实是在使用手机,因此,张小姐分别向两家网络游戏公司进行了退款申诉 。
网络游戏公司一:你的确是有多次进行来电,然后反馈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的情况,退款的金额给您申请了退款28439 。
张小姐:你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全额退款?
网络游戏公司一:我这边会帮您备注一下这个情况 。
网络游戏公司二:你联系过客服吗?
张小姐:联系过,联系过很多次了 。
网络游戏公司二:以客服的处理结果为准啊 。
张小姐:客服说,经过我们查实,您的宝石已经用完了,所以的话,我们不予以退款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淇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
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在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挥着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的付款行为,属于效力待定行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发生效力,否则该行为无效 。
最后给大家结合法律规定来说一下:
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因此,未成年人在游戏内进行大额充值不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不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如果孩子充值后,其父母拒绝追认的话,应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既然无效,那么理论上是可以要求运营商退还孩子支付的充值款了 。
然而,游戏充值的钱,一定是孩子自己充值的吗?如果是成年人充值后,谎称是未成年的孩子充值的怎么办?这就产生争议了,这也是游戏运营商在解决充值退款时拒绝退款的重大理由之一 。这就涉及到法律争议中的举证问题了 。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不能进行有效举证,就要承担不利后果了 。一般来说,如果家长主张是孩子充值的,就需要用证据来加以证明该事实,这个似乎是有些难度的,具体证实到何种程度,运用到哪些证据才算能够证实是孩子充值且家长是不知情的,具体到个案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另外,真遇到充值款被游戏运营商拒绝退款的情况,不如换个角度跟游戏运营商进行交涉,找一些游戏运营商过错的地方,可以给其增加压力,促成双方协商结果 。比如,游戏运营商的主体是不是符合运营方面的资质要求,是否具有网络游戏许可证?国家对网络游戏的管制要求比较高,网络游戏运营商有没有尽到相应的提醒义务?对未成年的特殊保护有没有达到要求?充值限额有没有?网络游戏者有没有实名认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