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大姓叶姓的通行要感谢简化字给人带来的空灵剔透感觉!

修仙大姓“叶姓”的通行要感谢简化字给人带来的空灵剔透感觉!
有种网络说法,认为没有被推广开来的“二简字”彻底改变了一些人的姓,比如“傅”改为“付”,“蓝”改为“兰”,“萧”改为“肖”,“樊”改为“凡”,“阎”改为“闫”等 。我没有问过这些朋友,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我以为最起码这些人自己是认可的,不然不会这么多年不改回原姓 。当然,也有执着改回去的,比如济宁任城韭菜姜村一些姓“代”的居民经过30多年努力,2019年又集体改回姓“戴” 。
这种因为文字简化现象带来的姓氏变化,大概是汉字文化圈特有的现象 。
我常看修仙小说 。据说网络小说里的主角多来自以下十大姓:“林、苏、顾、沈、白、李、叶、陆、秦、陈 ”,而现实中中国人的十大姓是:“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这两个顺序中只有“李、陈”两个姓是重合的,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与生活原型不完全相同 。有人研究说,网络小说主角十大姓大多来自江南,是因为国人潜意识里认为江南很美好,因此主角取姓也多偏好取用江南的大姓 。
我常看的网络小说里,姓“叶”(在现实中排名42位)的主角很多,比如“叶无道、叶修、叶默、叶空、叶凡、叶尘、叶凯、叶天邪、叶秋、叶皇、叶枫、叶重、叶白”等,我现在正在看关于叶空的小说《修仙狂徒》 。感觉再打几个人名,我就不认识“叶”字啦 。
但我记得,“叶”是“葉”字的简化字,那么“叶”姓古代写不写成“葉”姓呢?查查资料,还真是这么回事 。
先说“叶”,这个字在古代不是简化字,它一直都有,它的意思是“協”(协),读xié 。有所谓“叶韵”的说法,南北朝时,学者因按当时语音读《诗经》,韵多不和,便以为作品中某些字需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 。后人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 。此风至宋代大盛 。明陈第始建立“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历史语言观,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后人读古代韵文,有些地方会感到不押韵,于是就临时改变其中某一字的读音,使之合谐,这就是“叶韵” 。比如著名的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经常为这里的“斜”字读成xié还是xiá争得面红耳赤,其实读xié是正音,为诗歌押韵而读xiá就是叶韵(音) 。我们不能简单否定其中的任何读法,因为有专家认为叶音大多反映作者当时的方言读法。就是说当时作者的方言读音符合诗歌押韵,但按现代大家通用的读音就不押韵了 。
当“叶”用为姓时,就变成了“葉”的简化字 。“葉”为什么简化为“叶”呢?原来,在吴方言中,“协”的读音与“葉”接近,民间有把“葉”字简化写成“叶”字的习惯,近代有茶叶、百叶窗的写法,故而解放后国家根据从众从俗习惯把“葉”字简化为“叶”字,所以说,在《汉字简化方案》里,“叶”不是一个新造的汉字 。
当“葉”用于姓时,读音比较复杂,有一个转音的过程 。
据古音,当“葉”用于“葉子”(叶子)时读yè(《广韵》:“与涉切,入葉以 。盍部 。”),当“葉”用于地名和姓时读shè(《广韵》:“书涉切,入葉书 。盍部 。”) 。先说地名 。《广韵·葉韵》:“葉,县名,在汝州 。”葉是春秋楚国邑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叶县南 。《左传·成公十五年》:“楚公子申迁许于葉 。”再说姓 。《风俗通》:“楚沈尹戍生诸梁,食采(cài)于葉,因氏焉 。”居住在葉地的楚国贵族以地为姓,所以“葉(叶)”姓最早读shè 。
我们熟知的“叶公好龙”中的“叶”原本读shè 。但我们现在读“叶(yè)公好龙”也不为错 。《通志·氏族略三》:“葉氏,旧音摄(shè),后世与木葉(yè)同音 。”而《通志》是南宋郑樵所著,说明至迟到宋代,“葉(shè)”姓已经读如“葉(yè)”姓了 。可见“叶”姓读如yè自古如此 。
再回到网络小说,其实,如果“葉”字不简化(这个字应该是常用字)为“叶”,那么前述小说主角名写为“葉无道、葉修、葉默、葉空、葉凡、葉尘、葉凯、葉天邪、葉秋、葉皇、葉枫、葉重、葉白”等,这样的小说你还看吗?翻三页我就烦了,姓“叶”的主角给人一种空灵剔透的感觉,而姓“葉”的主角是不是有点过于质朴和古拙?
这不能不说是汉字的另一个特点,一个个汉字就像是一幅幅画,具体的字形是会影响到人的心理感觉和选择偏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