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结婚的雅称 结婚的雅称】传统婚俗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 。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文章插图
拜堂成亲
《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另据《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由此可见,这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时期 。一般认为,此婚俗于秦朝已经定下,其后用于汉朝,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
三书是指,一是聘书,即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二是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三是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
文章插图
三书
文章插图
婚书
六礼是指古代的婚姻礼仪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 。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 。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 。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请迎五礼 。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 。
在传统社会,大多数人结婚都是没有见过面的,大都是按照双方父母的安排进行成亲,结婚也叫做娶亲 。在近代之前,一般把结婚叫做成亲,新中国成立后称为结婚 。婚姻在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和其他责任的夫妻的民事法律行为 。
文章插图
古代婚礼场面
在传统社会,把结婚称为共结连理,比翼双飞来祝福新人,就是说两个新人能够结合在一起,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非常值得大家去祝福,是上天安排的意见好事,以后就要共同生活在一起,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很多古代人结婚主持人都会说预祝新人共结连理,两个人好像是天生一对无拘无束的鸟夫妻一样 。除此之外,传统上还会用永结同心和白头到老来祝福新人,寓意是希望新人能够共同进退,能够一起到老,一辈子都恩爱,希望和自己的爱人一辈子都在一起 。
文章插图
共结连理
除此之外,在古代,对结婚和夫妻关系还有许多雅致的别称 。
第一,配偶 。夫妻双方互为配偶,亦指男女相配为夫妇,《后汉书·邓训传》李贤注引《东观记》:“其无妻者,为适配偶 。”亦作“配耦” 。《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长主内(纳)周阳氏女,令配帝耦 。”
文章插图
合巹礼
第二,结发 。源于苏武诗“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疑” 。“结发”本指年轻束发之时,后据此诗“为夫妻”语,作结婚解;也指妻子 。俗称元配为结发 。也有人说:“结发夫妻”一词源于古婚礼中的“合髻” 。
文章插图
结法夫妻
第三,结缡 。亦作“结褵” 。原指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把悦(佩中)结在女儿身上,后来用为结婚的代称 。《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 。”《后汉书·马援传》:“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 。”
第四,结丝萝 。《古诗十九首》:“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和女萝都是蔓生植物,纠结一起,不易分开 。后因用“丝萝”比喻婚姻 。《西厢记》:“便待要结丝萝 。”
文章插图
同心结
第五,结朱陈 。“朱陈”原是一个古代村名 。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苏轼《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婚娶图》诗:“何年顾陆回丹后,画作朱陈嫁娶图 。”后遂用为联姻的代称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仰蒙雅爱,许结朱陈 。”
- 何琳陈坤是什么关系 何琳陈坤的结婚照
- 孕妇梦见结婚是什么意思 孕妇梦见结婚怎么回事(图文)
- 数学文化之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
- 结婚多少年叫什么婚? 结婚八年是什么婚
- 网上大学生创业好项目有哪些 哪些符合社会趋势
- 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 春节的传统文化
- 送给新婚夫妻的祝福语 新人结婚祝福语
- 数学文化: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
- 结婚30年是什么婚 结婚30年被称为什么婚?
- 数学研究室:数学传统最悠久几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