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离你生活那么近( 二 )
新金融:在数学学习中,家长常常会说自己的孩子不是不会,就是太粗心了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问题?多数家长都采取让孩子检查的做法,这可取吗?
孙路弘:实际上,孩子粗心的背后有其更深层次的儿童心理动因 。
先举个例子,我小学前三年都很淘气,在数学学习上也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但妈妈不是指出我有错误,而是想出方法来扬长避短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以及多位数乘法时,妈妈教给我一种格子方法 。这让我很好奇,原来还可以不用老师教的那个法子 。后来做题时发现两个方法的结果不同,我就开始检查,并重新做一次,而这时重新做是自愿的,是出于核对两个不同结果的兴趣,而不是被迫地、被妈妈吆喝着去机械性地重复一遍相同的劳动 。
儿童心理学让我了解到,孩子的本性越淳朴,就越不喜欢重复性的动作 。重复能够让这个动作更加娴熟,但对急于认识新世界、新鲜事物的孩子来说就不太适用 。你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不就是让他做一次重复性的工作吗?如果你换一个方法让孩子去做,那么主动性与被动性就发生变化了 。一个是因为你的要求而不得不重复,重复的时候他并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抗拒、纠结,估计大人们也看不出来;另外一个是主动的,不是重复,而是换成了另外一个法子来应对,这时的动力来自于自己,并在发现两者有不同的时候,不用等大人们说什么,而进一步地主动去找到原因 。
新金融:当孩子遇到不会解答的数学题,家长该怎样做最能帮助孩子?
孙路弘:孩子有不会做的题目是很平常的事情,常见的做法是父母自己做出来,然后讲给孩子听 。但除了有时父母自己也不会以外,他们用来解题的思路也可能是孩子目前还没有学到的,比如用代数知识解决应用题 。再就是可能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
面对孩子留空的题目,父母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 。作业是孩子的,不要帮助孩子把题目做出来,应该由他自己去独立完成 。父母可以与孩子交谈和讨论这道题,但没必要去做这道题 。遇到不会的题——在大脑中有空白区域,从来没遇到过,这是好事 。
在小学阶段,孩子最需要掌握的是对规则的运用,最需要启发的是对规律的认识,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是对题意的理解 。所以遇到不会做的题,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进行自述,让孩子充分理解题意,然后通过举例来渐渐引导孩子自己去接近题目的答案 。孩子每次独立做出一道题的时候,都会建立一点信心,面对数学难题不再发怵、不再恐惧,反而敢于迎接挑战 。
- 2017小学一年级寒假数学日记范文
- 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故事:火柴盒里的连比
- 生活中的数学:有关年龄问题
- 数学小故事:公历2月为什么只有28天
-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 数学与生活 各干什么工种?
- 生活中的数学 蝴蝶挂毯
- 数学 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