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究竟是哪三国? 三国是哪三国

关于古代史 , 对大众来说 , 恐怕没有比三国红豆博客更基础的了 。受经典《三国演义》的影响 , 人们对三国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 , 甚至赋予它一种奇特的文化价值 。

既然三国的历史和故事广为人知 , 那我们说的是哪三个国家呢?
很多人会脱口而出“魏蜀吴” 。在以三国为题材的影视剧中 , 在浩如烟海的文史研究著作中 , 都有“魏蜀吴”的影子 。比如电视剧《三国演义》 , 写有“魏”、“蜀”、“吴”字样的横幅满天飞 。
《魏蜀吴》对我们影响很深 。红豆博客是这样的吗?

我们知道 , 所有的名字都有自己的名字 , 其他的名字和后人 。对于一个国家的名字来说更是如此 。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国家各自是怎么自称的 。
公元220年 , 曹丕篡汉称帝 , 定都洛阳 , 国号“魏”;曹丕篡汉建魏后 , 刘备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 , 国号“汉”;公元229年 , 孙权在武昌称帝 , 国号“吴” 。东汉末年 , 曹操封为国号 , 治地为邺 , 魏军就在邺 。于是 , 曹丕把新朝命名为魏 。中山王刘胜的后代刘备 , 自称是汉朝的延续 , 国号仍用“汉” , 以示政权的合法性;孙权是吴郡人 , 其父孙坚是东汉末年的诸侯 , 其弟孙策是东汉“吴侯” , “吴”国也有据可循 。
众所周知 , 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初 , 必然是新月 , 国家王朝的起源必然是众所周知的 。国家象征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可 。毫无疑问 , 所有国家在称呼自己时都会使用国名 。

国浩是自我认同的官衔 , 在其他国家眼里不一定是这样的 。比如刘备自称“汉” , 曹丕和孙权就不会承认 。毕竟曹操的“龚伟”和孙策的“武侯”都被东汉皇帝封了 。况且最后汉献帝退位 , 承认刘备是汉朝的延续 。那岂不是自吹自擂?所以文献中国家的相互称谓也是混乱的 。
《三国志》中 , 孙与陈振清、魏延之崛起 , 取得权力地位 , 并使之结盟 , 曰:“今若灭曹操 , 则为党之弟子 , 若非韩或吴 , 又任用何人?”“史书有誓 , 韩与吴 , 虽信其言 。但若分地 , 宜有盟约 。”
全云在《江表传》中说:“最近得了玄德书 , 已经背了黑锅 , 愿再老去 。所以西方以前姓蜀的 , 因为汉帝还活着 , 现在汉朝已经废了 , 可以称汉中王 。”

当然这是官衔 , 私底下是否承认是另一个问题 。毕竟蜀国和吴国有时会称魏国为贼 。比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 , “今南方已定 , 甲胄充足 。三军发奖 , 中原定北 , 庶人疲钝 。他们将为奸杀而战 , 复兴汉室 , 重返故都 。”“愿陛下将乞贼的效力托付于大臣们 , 以恢复元气 。如果不行 , 就治你的大臣们的罪 , 这样才能道出先帝的精神 。"

后世的名字呢?
在地理位置上 , 吴国的统治区域位于三国的东部 , 所以后人称之为;蜀国在益州(蜀地) , 所以叫蜀汉 。魏占据中原时仍称魏 。

当然 , 在学术界 , 后世史家称魏博客为“曹魏” , 甚至“后魏” , 也称“前魏”或“前魏” 。东吴称为“孙吴”;称之为蜀、或(如《三国志》以之名描述刘备的汉) 。显然 , 后世的理论在三国里是不能适用的 。毕竟 , “曹魏”、“孙吴”、“蜀汉”都有领土割据的属性 。因此 , 我们习惯称之为“魏蜀吴”严格来说是不正确的 。
【“三国”究竟是哪三国?三国是哪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