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 。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趣味小故事: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曾是一个不知令多少学生和家长兴奋不已的比赛 。只要能在“奥数”全国比赛中取得名次,就可以免试进入北大、清华这些一流学府深造 。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日前应清华大学邀请到北京访问时表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他不赞成中国以“奥数”的形式培养学生 。
【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 生于1949年的丘成桐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22岁就获得博士学位,34岁时荣获被称为世界数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至今他仍是华人中唯一获得此奖者 。
在美国任教多年的丘成桐说,“奥数”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确有一定好处,美国也有一些学生参加“奥数”比赛,他邻居的儿子就在“奥数”班上学得很好 。但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学的,通常是寒暑假的一两个月,平时还是正常上学 。
丘成桐认为,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的方法局限性很大,“奥数”更是如此,就像培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选手一样,只让他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很少学习 。真正好的数学家对于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都有很全面的了解 。“奥数”不考微积分,于是许多学生就不去学微积分 。但微积分是现代数学的基础,不学好微积分怎么会成为好的数学家呢?
“知识面窄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不利,有的人因此毁了前途 。”丘成桐说,他曾带过一名博士后,这个人12岁就考上大学,20岁就拿到博士学位,但不到2年后就发疯了,后来又想自杀 。原因就是他没有一个朋友,从小就很少交往,十分孤独,知识面狭窄 。这虽然是个特例,但“奥数”只在一个科目上训练学生,大量培养远离群体的孩子,也是很可怕的 。
作为一代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学生,丘成桐回忆起老师与“奥数”的一段往事 。那时陈省身教授还在南开大学任教,有一些孩子手拿着“奥数”的题目来请教他,陈省身看了看说:“不会做 。”
讲完这段小故事,丘成桐说,出“奥数”题目的很少是一流的数学家,而且这些题目出得很偏 。对于学生来说,解决非一流数学家出的问题,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 。更严重的是,学生们习惯于解决别人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以后不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
作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近年来带了许多从中国内地考去的学生,其中许多人就曾是“奥数”金牌得主 。就是这些被中国教育界视为数学天才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合乎丘教授的要求,全部需经重新训练后才能开始数学研究 。
丘成桐认为,中国国内的媒体前些年热炒“奥数”,加剧了家长和学生对它的追捧 。著名高校的免试录取进一步加大了它的吸引力 。其实,学生会做一些稍难的题目,并没有多么了不起 。但社会的热捧使那些“奥数”冠军们自以为很了不起、很成功,不再刻苦学习了,他们将“奥数”当成了学习数学的目标 。他说:“做这些小题目,怎么能出大数学家呢?”
丘教授说,中国要出大数学家,就要有真正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和老师,还要有鼓励自由创新、发展的体制,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对学术的欣赏能力、对老师的批评能力等 。
- 数学家
- 英国数学家的“婚姻公式”,婚姻也能被测算吗?
- 小学数学故事《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天才高斯
- 数学故事:数学家科尔的小插曲
- 英数学家推出的完美停车公式
- 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 回顾一下华人说唱圈的一段传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位
- 2015最新小学数学文化故事: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
- 数学文化之数学家的趣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