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

家境贫寒的于成龙 , 四十四岁开始出仕 , 是什么原因让毫无背景的他为官24年连升11级 , 从一个七品县令到一品大员?他究竟有何贡献?能使他在去世后康熙皇帝悲痛欲绝并亲自撰写碑文 , 称他“为天下第一廉吏” , 并赐谥号“清端” 。 并且在他去世4年后 , 雍正皇帝下旨让官员们学习于成龙 , 以他为楷模 , 并首批入祀贤良祠 。 去世6年后 , 乾隆皇帝追赠于成龙“清风是式”牌匾 , 多次派遣官员到于成龙家祠堂祭拜 。 下面跟我一起来认识一下于成龙 。
【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
文章图片
在没查找于成龙的资料以前 , 我认识的于成龙是《康熙微服私访》中那个在康熙调查清楚案件 , 生命受到威胁时 , 救康熙于困境中的大神 。 于成龙的出场也预示着贪官污吏要受到该有的惩罚 。 他好像是专门来克制贪官污吏的 , 故事虽然会戏剧化 , 但他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 于成龙确实就是这么一个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人 。
【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
文章图片
于成龙出生于大明万历年间四十五年 , 农历公元1617年8月27日 。 (于成龙)家境贫寒 , 但刻苦好学 。 明末崇祯年间参加科举考试 , 但由于看不惯明末的腐朽 , 科考场上的徇私舞弊 。 在考卷上写文章批判这种行为 , 得罪了考官 , 故意压低他的成绩 。 为了贫困的生活 , 于成龙以副榜的身份参加了会试 。 同时他也看透了明朝腐朽的本质 , 不愿出仕为官 , 回家当了教书先生 , 一边教书 , 一边读书 。 同时也能贴补一下贫困的家庭 。
【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
文章图片
【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直到明朝灭亡 , 大清入住中原 , 他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 当时的于成龙已经35岁高龄了 。 对寿命短的古人来说 , 确实算是高龄了 , 但是他没放下心中的梦想、心中的希望 。 顺治十八年 , 于成龙从国子监读书出来已经44岁了 , 算是一个白发老翁 。 同时也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官——广西罗城县的县令 。
【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
文章图片
一、不为温饱 , 仅为民请命的报负
广西是少数名族聚居区 , 属于大清初期的边境 , 被中原人称为蛮夷 。 这里盗贼横行 , 气候潮湿炎热多瘴气 。 所以不是一个理想的为官之地 , 但对当时已经44岁的于成龙来说 , 没有那么多选择的余地 , 为了一个心中的信念 , 为民请命 , 不顾家人的反对 , 依然决然的踏上了去罗城县的道路 。 跟他同去的有好几个人 , 中途有逃跑的 , 受不住恶劣环境去世的 , 坚持到最后的只有于成龙一人 。
【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
文章图片
刚到罗成县的时候 , 连个县衙都没有 , 由于盗贼的骚然 , 老百姓搬离家乡 , 在山上躲避土匪 , 整个县城只有几户人家 。 遍地荒芜 , 可耕种的土地也没有多少 。 面对这样的环境 , 于成龙没有退缩 。 改破庙为县衙 , 先把办公的地方支起来 。 全县境内建立保甲制度 , 严厉打击作奸犯科的案犯 。 组织乡民练兵 , 打击经常扰民的盗匪“柳城湘西贼” , 恩威并施 , 并跟邻县搞联防制度 。 共同抵制盗匪 。 在消除盗贼的同时 , 也没忘记发展民生 。 百姓逐渐搬回自己的家乡 。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 组织老百姓开垦荒地 , 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业生产 。 同时也知道人口是第一生产力 , 发展人口 。 仅用了三年时间 , 使罗城县有个县城该有的样子了 , 改善了罗成一穷二白的面貌 。 也践行了初到罗城县时的誓言 。 也显出了很强的真抓实干的能力 。 于成龙的务实也得到了上级官员的认可 。
【爱历史】“大清廉吏”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让大清三位皇帝祭拜!
文章图片
二、敢想敢做 , 百姓在于心
由于他出色的政绩 , 康熙六年 , 担任了罗城县7年县令的于成龙 , 受到金光祖的推荐 , 在四川省合州出任知州 , 从五品 。 这个时候的合州土地荒芜 。 于成龙下令收留无家可归的流民 , 要求各县关心所管辖区新入籍流民百姓的房屋与土地问题 , 以及后期开垦荒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并亲自走访 , 为他们划分田地 , 登记户籍 , 租借耕牛 , 新开垦的土地免徭役赋税三年 。 鼓励开荒也是大清初期的国策 , 在于成龙的管辖区域内 , 效果更佳 。 在三年的时间内 , 人口猛烈增长 , 土地产量提高 。 由于出色的政绩 , 康熙八年于成龙又得到升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