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周记( 四 )


1
3
3
2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药店 。阿姨见我流鼻涕 , 就说:“小女孩 , 是不是感冒了 , 需要什么药?”“感冒冲剂”我脱口而出 。“是这种药吗?需要买几包啊?”阿姨说着拿出了感冒冲剂 。我随手拿了一包仔细看了看用药说明:“成人一次 袋 , 小孩一次 袋 , 一日3次 。”
爸爸急忙补充说:“我们要买3天的药 。”
我算了算 , 妈妈一天需要一袋半 , 我一天需要一袋 , 妈妈3天需要四袋半 , 我3天需要三袋 , 加起来七袋半 。我对阿姨说:“买七袋半吧 。”“半袋怎么卖给你?”阿姨笑着说 。“哦 , 对了应该是八袋 , 不能买半袋的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 。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 , 凡事都要从实际来 , 否则就会闹笑话的 。
学解《鸡兔同笼》
示范小学 五(4)班 王廷锴 指导老师: 常转丽
12月26日 星期六 晴
伴随着上课的铃声 , 同学们快步走进教室 。只见老师迅速在黑板上写下“鸡兔同笼”四个大字 , 大家不由自主地既兴奋又紧张起来 , 今天的学习内容对每个人来说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啊!
老师用她一贯缓慢而清晰的语调说:“同学们 , 《鸡兔同笼》是我国著名的古算题 , 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原题是‘今有雉兔同笼 , 上有三十五头 , 下有九十四足 , 问雉兔各几何?’就是说在一个笼子里关着一些鸡和兔子 , 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 , 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 , 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
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 。听老师说完 , 我一下子就懵了 , 这谁也真是的 , 干吗要把鸡和兔子关一块 , 分开不是更好数吗 。这时 , 我偷偷地向四周张望了一下 , 发现有的同学抓耳挠腮 , 有的同学盯着课本发呆 , 还有的同学眉头紧皱 , 一幅苦苦思索的样子 。大家的表现全被老师看在眼里 , 她笑着说:“ 是不是挺难啊 , 要不先讨论一下?”这下教室里象开了锅一样人声鼎沸起来 。
我这人脑子慢可是胆子大 , 第一个勇敢地站起来说:“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去试 , 多试几次 , 终会有碰对的时候 。”没等我说完 , 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 , 笑声中还夹杂着一些冷嘲热讽“这算什么方法 , 连地球人都知道”“笨死了 , 一个一个去试 , 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没想到老师却严肃地说:“大家不要笑 , 廷锴同学的思路是对的 , 一个一个试验的方法就是我们将要学到的列表法 。”听到老师的肯定 , 我心里比抹了蜜还甜 , 刚才说怪话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
“哪位同学还有别的解题方法?”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大家 。只见王国庆同学慢腾腾地站起来说:“我们先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 那么鸡的总脚数应该有35×2=70(只) , 这样比实际的总脚数少了94-70=24(只) , 说明这24只脚是兔子多出来的 , 1只兔子比1只鸡多两只脚 , 所以共有兔子24÷2=12(只) , 共有鸡 35-12=23(只) 。”听完王国庆地回答 , 同学们赞许地点点头 。
这时 , 一声不吭一直埋头在纸上写写画画的“女才子”— 学习委员赵甜瑞站起来说:“老师 , 我有个想法 , 不知道对不对 。”赵甜瑞是个谦虚的好姑娘 , 她每次回答问题都这样先“客套”一下 , 事实上她这么说的时候表明她已经得到了正确答案 。“说吧 , 大家一起听听 。”老师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心爱的“门生”,那眼神让我嫉妒死了 。赵甜瑞自信地站起来说:“我也用假设法 , 假设每只鸡用一只脚站立 , 每只兔子用两只脚站立 , 此时站立的脚数是总脚数的一半即94÷2=47(只) 。那么47只脚与35个头的对应关系是:鸡头对应一次 , 兔头对应两次 , 所以兔子的只数为47-35=12(只) , 鸡的只数为35-12=23(只) 。”我听得是一头雾水 , 什么鸡用一只脚站立 , 兔子用两只脚站立 , 那是不可能的 , 可是人家说了是假设 。再说什么头和脚的对应关系 , 我就更加糊涂了 。此时周围的同学有的摇头 , 有的窃窃私语 , 当然也有的点头 , 不过我估计他们也是似懂非懂或者干脆就是不懂装懂 。人家“女才子”肯定是对的 , 这不答案和王国庆的一样吗 。只听老师夸奖道:“真是难得 , 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 。”接着老师又对我们说:“王国庆同学的解题方法比较容易理解 , 赵甜瑞同学的解题方法更独特 , 如果你们能像他们那样思考问题的话 , 你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很大地提高 。对赵甜瑞同学的方法不太理解的 , 可以在课下直接和她本人交流 , 也可以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