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文化:元曲中的数学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小学生数学文化:元曲中的数学 。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小学生数学文化:元曲中的数学】趣味小故事: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求学网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元曲中的数学,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元曲是我国诗和词由雅转俗时产生的,它活泼生动,俏皮泼辣,更贴近生活 。
元曲中的数字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有些小曲正因数字的巧妙运用而形成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千古绝唱 。
如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生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
此曲每一句都用两个一字,层层递进,以排山倒海之势叹华年易逝,光阴催老,聚散无常 。
风格类似的还有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
无名氏的 《中吕?红绣鞋》也别具特色: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日不来啊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封 。久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
这支小曲巧妙地运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久)、十等数目字,由小到大,按升序排列,将少女因恋人怕人闲话不敢登门的相思之苦描绘得生动、深刻 。
数目字本是抽象概念,枯燥单调 。但有些诗人运用得巧妙生动,加减乘除,无所不能 。语境不同,风格各异 。
一、 加法入曲
汤式的《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全曲如下: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 。倚蓬窗自叹漂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
曲中除运用一千里、孤帆、一夜、三处等数目字外,加法分析运用巧妙,城头+江心+山顶=三处,渲染出作者处处忧愁的孤旅及悲寂的游子情怀 。
二、 减法入曲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羸 。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去乌飞 。仔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
这是卢挚的《双调?蟾宫曲》,曲中巧妙地运用了减法 。人生百年,就常人而言,先减去无法过的后三十年,只能按七十岁来计算 。七十岁,减去十岁顽童,再减去十年?羸,等于五十年 。接着又用除法,五十年的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
三、 乘法入曲
【小学生数学文化:元曲中的数学】曾有无名氏作这样一曲《水仙子?遣怀》: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 。眼儿里觑,心儿上想,教我鬓边丝怎地当,把流年子细推详 。一日一个浅酌低唱,一夜一个花烛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 。
一年三百六十日,百年三万六千场 。乘法运用不着痕迹,非常巧妙 。
四、 除法入曲
问人世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塑曹公 。紫盖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 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
这是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曲中巧妙运用了除法分析法,将天下分为三分: 一分西蜀,一分江东,一分北魏 。
元代张可久还作过这样一支曲《沉醉东风?秋夜思》:
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 。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 。百年人半纸虚名 。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窗日影 。
曲中巧妙运用了除法 。古时夜里以击鼓记时,每夜五更 。二十五点除以五等于五,是五个夜晚 。
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如马致远的《折桂令?叹世》中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姚燧的《调?凭阑人》博带峨冠年少郎,高奇云鬓窈窕娘 。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我十六两 。曲中运用单换算,一斤等于十六两,指郎才女貌,两厢相当,妙绝 。再如卢挚的《节节高?题洞庭湖鹿角庙壁》中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无名氏的《叨令》中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里邯郸树 。这里不再例举 。
从这些曲中可看出: 曲因数字而生趣,数字因曲而生动 。
以上求学网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元曲中的数学,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 数学文化之唐诗中的“数字”
- 数学文化:中国队再获国际奥数赛第一
- 数学文化之武汉两高中生国际奥数夺金
- 2015新编数学文化之镇海中学沈才立获得“数学世界冠军”
- 小学数学文化知识:“奥数”夺金得益于“诗外功夫”
- 物理奥赛文化::中国学生完胜5金
- 数学奇谈:千年数学难题
- 数学文化之寻找佩雷尔曼的答案
- 数学文化之费尔马大定理及其证明
-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文化:鬼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