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满清入关之后 , 全盘接受了明朝的制度文化 , 但是 , 出身于渔猎部落的满人没办法全面套入儒家文明 , 只能以最大限度的适应能力适配了儒家的部分制度 , 在不影响满人自身核心利益的情况下 , 一切都遵从原有的制度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文章图片
这里面最有冲突的属于皇权问题 , 建立在部落联合基础上的满清勋贵没有时间来完全适应皇权的交替转移 , 因为按照原来的传统 , 必须要经过各部的联合推选 , 即使努尔哈赤改制之后 , 依然需要八旗旗主以及其他勋贵来推举 。
这一点和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有着天然的冲突 , 汉人皇权时代 , 皇帝为天下的主宰 , 君临天下 , 享有四海 , 作为皇权的继承人 , 嫡长子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 而满人则是一起推选 , 即使做做样子 , 也要有个形式 , 这其中皇太极以及顺治继位都是遵从推举 , 各方面妥协平衡之下的产物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文章图片
入关之后 , 这样的模式自然无法适应天下的既有要求 , 而且皇帝也不希望被旗主以及其他勋贵来牵制 , 拥有四海的他们自然想独断专行 , 但是 , 旗主以及各路勋贵也不是吃素的 , 他们不会坐视自己的实际权益被皇权一步步削弱 。
所以呢 , 自从满清入关开始 , 各路人马寻找势力代理人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 , 因为突然间的势力壮大 , 无数的战利品分配成了各旗直接的主要矛盾 , 自多尔衮死后 , 各路人马的斗争台面化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文章图片
这个对于皇权来说 , 无疑是机会 , 一轮轮的内斗直接把各路勋贵送到了阴曹地府 , 皇权开始扶摇直上一家独大 , 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勋贵有能力牵制皇权 , 对于皇权来说 , 这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 。
当然 , 因为内斗而羸弱的勋贵没并不会善罢甘休 , 要想保持自己的权利和势力必须要削弱别人的力量 , 所以 , 一有机会他们必然争得你死我活 , 这种内斗从顺治亲政一直延续到雍正时期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文章图片
其中 , 最惊心动魄的斗争无疑是康熙朝晚期的九龙夺嫡事件 , 看起来这是康熙几个儿子争夺储君 , 歪史一直认为 , 这不过是诸路勋贵为了自己的未来而退出的代理人而已 , 本质还是勋贵们企图影响皇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
康熙在清朝诸君中 , 算是不错的一个 , 不管能力还是魄力抑或是耐力都不错 , 但是 , 就是这样一个诛杀鳌拜 , 平三藩征噶尔丹的帝王 , 登基50年 , 亲征三十多年的他面对水深火热的内斗依然没有任何办法来应付 , 不得不废太子而后再立太子、再废来抑制各路人马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文章图片
即使这样 , 各路势力依然没有消停 , 深谙平衡之道的他深知 , 任何一方都是左膀右臂 , 朝廷栋梁 , 国家基石 , 动了就是天塌地陷的事情 , 这样情况之下只能枪打出头鸟 , 寻找跳得最欢的人来杀一儆百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很不幸 , 太子胤礽 , 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 , 不知算是倒霉还是幸运 , 成了勋贵和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 本来他有无限机会 , 但是满清勋贵自然不会同意 , 也无法忍受 , 这样一个嫡子身份的人来继承大统 , 但是 , 早就不可同日而语的他们 , 只能寻找代理人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文章图片
恰恰 , 康熙多子多福 , 有足够多的儿子来作为工具 , 同样 , 作为帝王儿子 , 尤其满清的皇子 , 他们还没有形成皇太子制度 , 也没有这样的意识 , 由勋贵拥立是根深蒂固的传统 , 于是 , 皇权的诱惑、传统的羁绊、勋贵的推波助澜都成了康熙时期内斗的东风 。
还要题外之话 , 明朝晚期开始的党争内斗依然绵延不绝的延续到了清朝前期 , 这一些人也需要利益代理人 , 各路意识思想不同的人很快因为利益、血统、政见、乡亲等纠结在一起 , 皇子、文官、八旗勋贵 , 一拍即合 , 在发现皇权唾手可得的时候 , 如同苍蝇逐臭一样扑上去 。
【爱历史】康熙两次废太子之后,为何不在册立太子?其实他也很为难不得已
文章图片
即使这一些人目的一样 , 都是为了皇权 , 首要目标都是太子 , 在太子倒塌之后 , 皇储出现真空期 , 迅速内斗 , 互相拆台揭短 , 尔虞我诈让康熙心力交瘁 , 再次册立太子胤礽 , 可惜 , 各方自然不会容许太子势力复燃 , 明枪暗箭的再次让太子落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