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疗队■北京医疗队的武汉65日 10个故事( 八 )


然而 , 只有激素能减少当时陈青肺内严重的炎症渗出 , 预防晚期肺部纤维化 。 用 , 预后未知;不用 , 死路一条 , 王维决定赌一把 。
相比SARS时期的治疗方案 , 这次 , 激素被控制在小剂量 。 最初的一周 , 治疗不见效果 , 他心里始终没底 。 一周后 , 陈青的症状出现好转 , CT显示炎症改善 , 王维越来越有信心 。 最后 , 陈青顺利出院 。
李艳有一位特别关注的患者 , 68岁的老先生 , 被大夫们先后三次病例讨论 。 原本他应上机插管 , 第一次因为没有机器 , 第二次因为状态略有改善 , 第三次则因意外没能上机 。 李艳不愿看他病情被耽误 , 对他使尽浑身解数 , 这位患者也很“争气” 。
3月28日李艳查房 , 老先生明显好多了 。 他拿起手机 , 一笔一划记下医生护士的名字和电话 , 要日后挨个儿致电感谢 。
北京医疗队■北京医疗队的武汉65日 10个故事
文章插图
3月8日 ,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病房 , 护理人员为患者治疗 。 摄影/新京报采访人员 陶冉
7 不止离别 , 还有新生
疫情之下的武汉 , 每天都在上演告别的故事 。
然而 , 同样是这座城市 , 也正在迎接各种各样的新生 。 在产检B超的画面里 , 在为孩子新取的名字中 。
北京中医医院护士蔡卫敏尝试替李云寻找失联的丈夫 。
李云今年56岁了 , 与爱人一同感染新冠 。 她病情不轻 , 一直低沉沮丧 , 与蔡卫敏熟悉之后 , 她将丈夫的名字和照片发给蔡卫敏 , 希望能找到丈夫的下落 。
李云住院后 , 给爱人打了很多电话 , 始终关机 。 她告诉蔡卫敏 , 丈夫平日身体很好 , 应该不会出事;又说 , 不管他是死是活 , 我都得知道 。
李云称 , 丈夫在武汉协和西院ICU接受治疗 , 蔡卫敏便努力帮她找 , 多次请大夫帮忙查询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 , 但从未看见李云丈夫的名字 。 每次聊到丈夫 , 李云就要掉眼泪 。 蔡卫敏不知如何安慰 , 只能抱住她 。
李云出院前一天 , 蔡卫敏去了一次医院 , 仍无音讯 。 她开始有些悲观 , 向心理医生咨询如何才能劝慰李云 。
蔡卫敏没能找到李云的丈夫 。 出院之后 , 李云给她打来视频电话 , 哭着告诉她 , 丈夫是在外院接受治疗 , 已经去世了 。
在同一座城市 , 武汉不止上演离别的故事 , 也在不断迎接新生 。
北京天坛医院护士袁磊反反复复地重播那两个短视频 , 第一次有当了爸爸的实感 。
这是袁磊爱人第一次产检 。 12周了 , B超中可以看到孩子的模样:小小的 , 乖乖地躺在子宫里 。 领导将B超的画面传给他 , 他一会儿瞅瞅孩子的脑袋 , 一会儿瞅瞅孩子的小脚 , 怎么也看不够 。 同事正在他屋 , 两个大男人凑着一块儿看 , 看着看着 , 就一起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