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柱带你读历史]一诺千金,最恨朝秦暮楚之人,因此惹蒋介石大怒,杜月笙极重信义( 二 )


语所极其沉郁 , 为众人多年所未闻 。
钱新之沉默之后 , 挥泪说:“我豁出去了 , 大家就听杜先生一句话罢 。 ”
杜月笙关照 , 为了诸老的安全 , 此事暂时保密 。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 过了不几天 , 这个消息已传得纷纷扬扬 。 本来 , 实际情况是无所谓的事 , 不料却震惊了海峡对岸的中枢神经 , 蒋对杜月笙极为不满 , 更是震怒 , 引发出一场轰动一时的大风波 , 史称“中行事件” 。
[阿柱带你读历史]一诺千金,最恨朝秦暮楚之人,因此惹蒋介石大怒,杜月笙极重信义
文章图片
1950年4月的一天 , 蒋常去的台北郊外别墅 , 呈现出一派森严的气氛 。 傍晚时分 , 一辆接一辆的高级轿车先后驶到 , 走下一个个或戎装或西装或中山装的国民党要员 。 他们都是接到侍从室的紧急电话 , 赶来此地晋见蒋的 。 当几位心腹干将出现在办公室时 , 蒋破例地一抖身子 , 别转身去 , 鼻子里发出扑哧扑哧的“哼”声 , 却一言不发 , 也不让座 , 直吓得老资格的张群等人笔挺地站在墙角 , 不敢进也不敢退 。
半晌 , 蒋大吼一声 , 转身扔过来一张《中央日报》:“你们自己看看?好好看看!你们的老朋友杜老板现在怎么样了?”
俞鸿钧做过蒋介石的侍卫官 , 胆子稍大 , 他拾起报纸 , 上下扫描 , 找到一则用红笔圈过的报道 。 该报道转引新华社消息说 , 中国银行将在北京召开董监事会议 , 原任商股董事、现在香港的杜月笙、张公权、百光甫、宋汉章、李铭等人已正式出具委托书 , 将委派代表前去北京参加会议云云 。
俞鸿钧时任台湾财政部长 , 自然要负责 , 赶忙趋前一步 , 说:“总统息怒 , 这会不会是老杜他们迫于那边的压力 , 出于无奈呢?”
蒋这才挥挥手 , 示意大家坐下 , 随后用宁波官话说:“娘希匹!那帮银行家随风转舵倒也罢了 , 想不到老杜也来这么一手 , 难道他还想回上海滩当大亨不成?”实际上 , 大家早已知道此事 , 而且已拟了应对方案带来 , 只是没有想到蒋会如此动怒 。
张群不愧是蒋的左膀右臂 , 顶尖高参 , 出主意说:“蒋公 , 此事大有周旋余地 , 可抢在北京开会前 , 让他们发言改变主意 , 至少也必须让他们来台湾开会 。 我建议 , 台湾‘中行’立即筹备召开董监事会议 , 时间就定在北京开会前后 , 只要杜月笙来 , 或者派人来 , 那么中共的宣传影响就不起作用了 。 ”
蒋对张群自然言听计从 , 不住地点头 。
这次“御前会议” , 最后通过对付杜月笙的三项办法 , 并立即付诸行动:(1)要求杜月笙、张公权、陈光甫等人联合发表声明 , 前致北京中行的委托书系出胁迫 , 决予放弃;(2)要求杜月笙等出席台湾“中行”定于4月20日召开的董监事会议;(3)最低限度 , 杜月笙等亦须同样出具委托书 , 派代表来台北 。
蒋亲自指派俞鸿钧、洪兰友两人 , 立即飞赴香港 , 直接找杜月笙问话 。
俞、洪非等闲之辈 , 到香港后 , 先不见杜月笙 , 而是分头拜访张、陈、宋、李诸人 , 想从外围寻求突破口 , 然后再集中精力对付杜月笙 。 他们认为 , “中行”要挟蒋之“圣旨” , 恩威并施 , 这批银行家不免畏缩动摇 , 闹起内讧 , 到得此时 , 事情就成矣!
杜月笙得知消息后 , 叫秘书骆清华转告诸友四个字:“坚持立场 。 ”
杜虽是帮会头领 , 但为人极重信义 , 一诺千金 , 最恨朝秦暮楚之人 , 这点在上海滩是无人不知的 , 所以就凭这句话 , 这班鼎鼎大名的银行家们 , 始终没有翻悔他们所作的选择 。
事情白热化了 , 俞、洪没有办法 , 只得找上杜家宅门 , 硬着头皮 , 兴师问罪 。 对于这等人物 , 杜月笙定下快刀斩乱麻之策 , 不与之纠缠 , 亦不与之辩白 , 见面之后 , 斩钉截铁地声明:“我做人最重信义 , 不能说谎 , 更不愿卖友 , 此次北京中行开会 , 我等已签委托书 , 则一切改变均不可能 , 如不见谅 , 有何危险 , 也只好听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