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妈妈日记#“语义启动效应”来帮你,孩子能背书却不认识字?是家长方法错了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星期天去同事家里串门 , 在一起聊天的时候 , 房间里飘来了朗读古诗''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的声音 。 同事说这是她的孩子文文 , 在读古诗 。 同事说:''自从我们教会了他读一些故事之后 , 他就能够很流利地背诵出来 。 ''过了一会 , 孩子从房间出来 , 我问他:''文文 , 刚刚读的什么故事呀?能不能写下来给我们看看呢?''文文摇摇头 , 说不会写 , 就又跑回去了 。
同事接着说:''他读倒是会读很多古诗 , 也都能够背诵出来 , 但是真让写出来 , 他却写不出来了 。 有时候看到一些字 , 让他读出来 , 他也读不出来 。 ''
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 就是能够说出字的读音和意思 , 但就是写不出在这个字 , 甚至认都认不出来 。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这里我们要说到一个名词叫做:''语义启动效应'' , 这与孩子读书认字具有极大的关系 , 它是孩子识记的基础 , 它能使用语境式的方法来教孩子对识字形成长时记忆和思维 , 在生活、阅读中自然地获得识字的认知 。
#尼莫妈妈日记#“语义启动效应”来帮你,孩子能背书却不认识字?是家长方法错了
文章图片
''语义启动效应''
1、何为''语义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是指一个先快速呈现的刺激对紧接着出现的第二个刺激的加工产生的或正或负的影响 。 通俗易懂的说就是在某一信息前出现了刺激 , 让你对这一信息更加容易接受 。
将''语义启动效应''放在孩子的学习当中来表现 , 就是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场景来刺激孩子的记忆 , 帮助孩子更好的去记住新学习的概念和字词 。 也就是说 , 在具体的场景中去让物品和字结合起来 , 刺激孩子的反应 。 达到记住物品以及其名称的效果 。
比如 , 孩子都知道家里的酱油、盐、味精等物品 , 但是却不知道这些物品的字是怎么写的 。 这个时候为了让孩子能够记住这些物品以及它们的字 , 就可以在厨房做饭的时候 , 将这些物品的名字贴在物品表现上 。 例如 , 在盐罐上贴上''盐''字 , 并且让孩子尝一小口盐的滋味 , 他就能够感受到这种咸咸的东西就叫做盐 , 并且将它放进菜里就可以让菜也变得咸起来 。
#尼莫妈妈日记#“语义启动效应”来帮你,孩子能背书却不认识字?是家长方法错了
文章图片
2、''语义启动效应''对孩子的识字有什么意义
''语义启动效应''讲究将生活与识字融合在一起 , 通过去寻找孩子的刺激点 , 用一种更具象的方式把孩子可能很难接收消化的知识篆刻进孩子的脑海里 。
对于孩子来说 , 生活与识字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 在生活中学才能唤起孩子的兴趣以及刺激孩子的记忆 。 将某一种具体的物品放在生活中 , 来让孩子去辨别其特性以及字词的表现 , 能够加深孩子对于字词的印象 , 从而强化其对字词的记忆 。
与传统的背诵相比 , 孩子能够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 , 而不会是仅仅面对这些字词 , 再去反复识记这些字词 , 因此''语义启动效应''下的识字会变得有趣且深刻 。
家长们普遍用的教孩子识字的方法其实作用不大
1、家长认为孩子小不识字是正常的
美国的一位教育专家乔治斯蒂文曾说过:教育史上最大的错误认识 , 就是让孩子六岁以后再开始阅读教育 。 有的家长会认为 , 孩子还小 , 而且没有到学龄时间 , 所以不必过早让孩子在意字词的识记 , 教会孩子生活就可以了 。 但是 , 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
孩子在3周岁左右就已经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自己的感受以及想法 , 也就是说 , 孩子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可以自己理解一些事物的了 , 因此这个时候对于孩子的识字教育也应该要系统的进行了 。 孩子在四到五岁的时候 , 正是抽象思维萌生的开始 , 这是孩子最佳的识字期 , 因此家长要把握好这个时期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