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学历



文章图片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大多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南北朝时期,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推行,科举制萌芽。

文章图片
科举制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明朝时,科举制发展完成,达到鼎盛。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文章图片
古代科举考试图解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那么,科举制中的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学历?现代社会,大家都去学校读书,一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本科,一直读下来。有的读硕士、博士。然而,在古代,只有家境好的,才能有机会读书。古代学子上的都是私塾,一般在老师自己的家里、祠堂或者庙宇里面。当然,一些豪门大户会把老师请到家里教孩子。

文章图片
现代学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图片
私塾古代学生入学先进行启蒙教育,教材一般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谓的“三百千”。

文章图片
《三字经》

文章图片
《百家姓》

文章图片
《千字文》启蒙结束后,学生就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这时候,学生还没有参加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一般被称为“文童”、“生童”,或者“儒童”。熟读四书五经后,一般都会去参加县试、府试,通过的称之为“童生”。有的童生很年轻,有的则已两鬓斑白。

文章图片
《四书五经》考中童生后,再去参加院试,考中的才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院试是由各省主持的考试。秀才是每个省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有人认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也有人认为是重点本科生。还有种观点认为,清朝后期每年约录取2万名秀才,而全国约有40-50万秀才。每年录取的秀才约占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国每年录取博士7.5万人约占人口的1/20000。因此,有人认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在古代,考中秀才的人还会拥有一些政治权利。如秀才见到官员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役,不用交公粮,可以用奴婢,可以免刑等等。考中秀才后,还不能做官。秀才可到各省城参加乡试。一般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的被称作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解元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伯虎。

文章图片
唐伯虎剧照乡试每三年一次,全国每次录取的举人也就一千多人,每个省根据指标分配名额。文化落后的省份,录取50人左右。文化发达的地区,录取100人左右。这个成绩放到现在,大概都能上北大、清华,此外,举人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考中举人,一般可以做县令、县丞之类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