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同为世家大族,为啥杨修被杀、司马懿被曹操重用?自古真情留不住

自古真情留不住 , 总是套路得人心 。 曹操杀杨修 , 出于一贯的铲除异己 。 司马懿安然无恙 , 是因为他的家族采取了跟曹操合作的务实态度 。
【爱历史】同为世家大族,为啥杨修被杀、司马懿被曹操重用?自古真情留不住
文章图片
对于历史上的几个朝代 , 有人戏言“汉经学 , 晋清谈 , 唐乌龟 , 宋鼻涕 , 清邋遢” 。 其它的姑且不谈 , “汉经学”倒是恰如其分 。
自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 , 汉朝长期奉行以教为先的国策 , 博士、学官等核心教育岗位被儒家垄断 , 建立了社会教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 , 虽然在人才选取层面提倡“博开艺能之路 , 悉延百端之学” , 诸子百家理论上仍可入朝为官 , 但远远无法撼动儒家的主导地位 。
因此 , 西汉两百年中 , 儒家思想以官方正统身份得到广泛传播;汉光武帝刘秀本就是太学生 , 建立东汉后自然也延续了尊儒的方针 。 经过前后四百年的浸润 , 儒家经学在思想届的地位不可撼动 。
【爱历史】同为世家大族,为啥杨修被杀、司马懿被曹操重用?自古真情留不住
文章图片
在东汉时期 , 由于造纸、印刷技术适用范围有限 , 书籍数量较为稀少 , 加上交通方式的约束 , 知识的传播效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效、快速 。 相对于以学校的形式发散推广 , 家族内部的父子相承更具操作性 。 久而久之 , 大量经学世家逐渐崭露头角 。
同时 , 由于两汉的人才选拔采用察举、征辟制 , 征召对象在士大夫圈层中的口碑、人脉显得越发关键 。 以察举为例 , 由于没有具体选拔标准 , 最终逐渐流于“人情化” , 要么私人请托、要么是故旧报恩 。
知识的垄断、官员选拔渠道的舞弊 , 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特殊政治现象:那些经学望族被誉为名士 , 他们封侯拜相、累世公卿 , 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 在政治、思想层面的影响力足以对整个时代产生影响 。
特别到了东汉后期 , 由于外戚、宦官乱政轮番上演 , 士大夫阶层也被裹挟其中、饱受迫害 , 两次“党锢之祸” , 严重削弱了士族的向心力 。 黄巾起义爆发后 , 大部分世家大族选择与军阀合作 , 他们支持与否 , 甚至成了左右一方诸侯政治生命的关键因素 。
【爱历史】同为世家大族,为啥杨修被杀、司马懿被曹操重用?自古真情留不住
文章图片
随着汉末的洗牌 , 本身并非世家大族的曹操占据了中原 。
曹操之父曹嵩 , 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他先以门荫入仕 , 官至九卿 , 后来采取贿赂、捐钱等方式跻身于太尉 , 位列三公 。
这种出身 , 在世家大族眼里是上不了台面的 。 而对曹操而言 , 无论于公于私 , 都有必要对当时盛行的门第之见予以打压 。 于是 , 那些不与自己配合的豪门望族就成了他收拾的对象 。
而当时最牛的经学世家都有谁?两个“四世三公”的家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 。 前者我们比较熟悉 , 重点提下杨氏 。
【爱历史】同为世家大族,为啥杨修被杀、司马懿被曹操重用?自古真情留不住
文章图片
杨家的来头相当传奇 。 据说其祖上是西汉初年的功臣杨喜 , 因为在垓下抢到楚霸王的一块尸体被封赤泉侯 , 从此跻身汉朝权贵阶层 。
汉昭帝时期 , 杨敞拜相封侯;汉光武帝在位期间 , 杨宝被誉为一代名儒 , 深得刘秀敬重;到了汉安帝期间 , 又一位家族才俊杨震崭露头角 。
史称杨震年纪轻轻就通晓经传 , 博览群书 , 为人淡泊名利、清廉刚直 , 直到50岁才接受征辟、进入仕途 , 没多久就官拜三公 , 历任司徒、太尉之职 , 升迁之迅捷令人叹为观止 。 但面对当时黑暗的政治 , 杨震不畏权势、上书直谏 , 被深信谗言的皇帝免官 。 一身正气、不向黑恶势力低头的杨震愤而服毒自尽 , 让天下人无不钦佩 。
杨震虽死 , 但他的家族却仍旧“累世公卿”:其子杨秉出任太尉;其孙杨赐先后担任司徒、司空;重孙杨彪更牛 , 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录尚书事 。 四代人都位居三公之列 , 这就是与汝南袁氏齐名的弘农杨氏 。
【爱历史】同为世家大族,为啥杨修被杀、司马懿被曹操重用?自古真情留不住
文章图片
参照袁绍、袁术的待遇 , 对于这样具备广泛影响力的家族 , 曹操的宗旨很简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而杨彪恰好就是“逆”这一类 。
东汉末年 , 帝都沉沦、帝王遭辱 , 但身居三公的杨彪一直站在刘氏皇室一边 。 他曾因力阻董卓迁都而被免 , 也曾试图以命相搏、阻止李傕绑架汉献帝 , 史称“彪尽节卫主 , 几不免于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