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青未了】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爱历史】【青未了】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文章图片
文|秋韵编辑|燕子图片|网络
【爱历史】【青未了】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
文章图片
【爱历史】【青未了】秋韵专栏|《林徽因传》读后感(一)】《林徽因传》读后感~原生家庭和才女们(一)
无论平凡还是伟大 ,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说过别人 , 也曾被别人说过 , 越优秀越如是 。 林徽因这个民国时期的奇女子 , 她集美貌才华于一身 , 她能过富足的生活 , 能和各界优秀人物优雅地谈笑风生 , 她也能自己在困苦的岁月里买菜、做饭、缝补衣服 。 她是诗人 , 是建筑学家 , 我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她做为主要人物参与设计的 , 她就是人间的一个传奇 , 一个凡人遥不可及的梦 。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 那么林徽因有一个怎么样的原生家庭 , 能让林徽因把坚强和美丽、风情与理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林徽因出身高贵 , 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 林家人才辈出 , 林徽因的爸爸、叔叔、姑姑都是才华横溢 , 有远大抱负的人 , 他们志在荡涤陋习、除旧迎新 。 一家子经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 , 激扬文字 , 或讲历史典故 , 或针砭时弊 。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 , 小小的林徽因早早的爱上了墨香 。
林徽因的爸爸林长民善书文 , 工书法 , 是清末民初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书法家 , 是一个忧国爱国的志士仁人 。 林徽因的母亲是林长民的续弦 , 也就是姨太太 , 可她大字不识 , 不识女红 , 她和丈夫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 对丈夫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兴趣 , 且脾气暴躁 , 喜怒无常 。 幼时的林徽因爱父亲 , 却恨他对母亲的无情 , 爱自己的母亲 , 却恨自己的母亲不争气 。 她经常战战兢兢地和母亲相处 , 避免母亲的无名之火烧向自己 。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 , 小小年纪的林徽因迅速的成长起来 , 约摸10多岁的光景 , 在祖父去世后就支撑起家里的大事小情 , 学会察言观色去处理母亲和其他姨太太的纷争 。 她从7岁起就能和父亲书信往来 , 可以用文人的语言与父亲交流 。 以至于她的父亲感慨:做一个有天分的女儿的父亲 , 不是容易享的福 , 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 , 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 然而这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是幸也是不幸 , 她没有了童年 , 直接长成了大人 , 这也是林徽因能一生把澎湃的感情压制于庄重的理智之下的最好原因吧 , 一个过于理智的人 , 她不可能做到去忘我的爱 , 她需要权衡 。
林徽因初遇徐志摩 , 徐志摩已为人夫为人父 。 徐志摩才华横溢 , 具有浪漫诗人的诗情画意 , 一个16岁的小姑娘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男人的狂烈追求 , 动心是在所难免的 , 再加上林徽因的父亲潇洒开明 , 他也十分的欣赏徐志摩 , 他认为女儿可以和他处朋友 , 但要适可而止 , 且不可谈婚论嫁 。 如果当时的林父横刀割爱 , 也许会激起青春少女的叛逆之心 , 但恰恰是父亲的开明之举反而让女儿能去从容的考虑 , 徐志摩系有夫之妇 , 再加上林徽因的母亲是父亲的姨太太 , 林徽因对母亲的身份一直耿耿于怀 , 这也更为林徽因离开徐志摩加重了砝码 , 于是转身天涯 , 各自安好 。 你有你的归宿 , 我有我的港湾 , 每一个人都是过客 , 每一篇记忆都是曾经 。
林徽因与梁思成门当户对 , 双方父亲是朋友 , 彼此中意对方的儿女 。 而两个孩子年龄相仿 , 感兴趣的话题相近 , 最重要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一起 , 感到非常的轻松 , 没有和徐志摩在一起时那种混合着负罪感和忧愁的沉重 , 于是两个志趣青年越走越近 。 俩家开明的家长并没有急于撮合两个孩子订婚 , 而是让两个孩子出国求学 , 以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互相了解、磨合 , 接受来自于外界的诱惑 , 甚而至于彼此做出新的抉择 , 而只有这个过程足够漫长 , 未来的婚姻才够稳固 。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国外求学的日子里 , 也曾为一些事情争执不休 , 但两个人在依赖、争吵、怀疑的轮回中找到了平衡之道 , 互爱互谅 , 互相照顾 , 相互支持 , 最终走到了一起 。 而最好的爱情大抵接近友情 , 共同分担责任 , 帮助对方进步 , 在共同的给予、分享、信任中合而为一 。 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的时候距离国内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岁月 。
梁思成和林徽因编著了中国的第一部建筑史《中国建筑史》 , 著作的问世 , 结束了中国人没有建筑史的缺憾 , 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作者署名梁思成 , 而林徽因为这部著作收集资料、执笔写作、文字加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 用金岳霖的话说 , 林徽因那段时间“全身心都浸泡其中了” , 就这样的情况下只署梁思成的名字 , 足以说明她对梁思成的尊重与爱的执着 。 林徽因和丈夫平等的站在一起 , 相互映衬着彼此的光芒 , 为中国建筑学的历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