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新时报记者独家探访新冠肺炎防疫中药制剂配制基地


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 , 在中国疫情治疗战场上 , 有一支独一无二的“奇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这就是中医药 。 目前 , 山东省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8%以上 , 绝大部分重型、危重型病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中医药大放异彩 。
中医药自制剂 , 大多是在疗效确切、经古流传的经典验方基础上总结而成 , 可谓是医院秘而不宣的“独门秘籍” 。 2月2日 , 我省5种自制剂被定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防疫用药” , 其中4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的自制剂:肺得宁合剂、银柴感冒颗粒、桂柴散寒颗粒、金柴清热颗粒 。 这些“独门秘方”是如何生产出的?在自制剂用作临床的台前幕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采访人员日前来到我省最大的自制剂生产基地——山东省中医院制剂中心探访 。
制剂中心长啥样?
山东规模最大设备换代升级
何为自制剂?顾名思义 , 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 多是由中医师多年的经验方演变而来 。 医院将临床需求量大、疗效明确、制备工艺条件成熟的处方制成方便患者使用的剂型 , 来解决中医药治疗中患者煎煮汤剂的繁琐 。 但自制剂只能在配制医院及医联体医院内部使用 , 不得在外院销售 。
远离主城区 , 位于大正路的济南药谷产业园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制剂中心就坐落在这里 。 业务发展需要 , 2018年3月 , 制剂中心在认证通过后 , 由原来医院本部迁入这里 , 面积也有原来的2000平方米扩大到了现在1.1万平方米 , 主要进行医疗机构制剂的配制和研发 。
【肺炎】新时报记者独家探访新冠肺炎防疫中药制剂配制基地
本文插图
浓缩液加入辅料后进行烘干、总混 , 最后制成颗粒状 。
制剂中心建设时 , 设计年产能为1.5亿元 , 实际上目前已达到近2亿元 , 这里也逐渐成型为一个小型“制药厂” , 里面的制药设备在同类医院制剂中心中已算顶级 , 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配制基地 。 如今 , 在这片自制剂配制的“热土”上 , 135种自制剂和2种特批自制剂在此配制 , 它们都被用于临床 , 很多成为患者交口称赞的经典药方 。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 这里也是省中医最“绝密”的部门 , 这里的药方代代相传、秘而不宣 , 成为省中医独一无二的“杀手锏” 。
前期一系列的升级换代 , 为如今能游刃有余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治疗带来的冲击打下了基础 。 庚子年初 ,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 , 我省迅速组建以山东省中医院专家为首的山东省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专家组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 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 , 成为医疗救治的一个鲜明特点 。
2月2日 , 省药监局和省卫健委联合下发通知 , 允许疫情期间 , 省中医的4种中药自制剂:肺得宁合剂、银柴感冒颗粒、桂柴散寒颗粒、金柴清热颗粒 , 和宏济堂的自制剂金贝口服液 , 可以在全省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调剂使用 。
在一定意义上 , 省中医制剂中心一下成为我省新冠肺炎防治的一个“大后方” , 制剂需求量陡然上升 。
【肺炎】新时报记者独家探访新冠肺炎防疫中药制剂配制基地
本文插图
工作人员随时观察颗粒形成状态 。
防疫自制剂咋出炉的?
生产智能化人工精细化终得济世良方
虽然在春节前已提前嗅到病毒来临的气息 , 已提前生产备下了这四种制剂 。 但面对愈加严峻的防控局面 , 中心准备的自制剂显然不足 。 彼时 , 因疫情制剂中心所在的药谷产业园还没准许复工复产 。 为了能尽快复工复产 , 紧急生产药物 , 制剂中心主任张德珂和中心质量负责人曲远均开始四处奔走 , 整理材料 , 为复产做准备 。 终于在2月5日中心拿到了复工批复 , 2月6日即复产 , 中心的人员、设备都马不停蹄地运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