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西魏“八柱国”为代表的宗室力量,如何通过宗室出镇影响皇权政治

宗室力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它与各种宗室制度有紧密的联系,新的宗室制度的出现源于宗室力量的变化。在西魏北周时期,宗室出镇制度便是宗室力量变化的产物,同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宗室力量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文章图片
宗室出镇不但有力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是皇权延伸到地方的一个体现,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以及朝廷官僚运作体系的正常运行。这一时期宗室出镇与宗室力量的演变体现出了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政治局面,侧面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与时代意义。
宗室出镇制度建立于部族遗风下的北魏初期并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

  • 宗室的来源
在我国古代,宗室是对君主父系男性血亲的称呼,以父系的关系来按资排辈。目前的史学研究表明,宗室最早可能出现于汉代,是由汉太祖刘邦实行分封制把刘姓诸侯分配到全国各地演变而来的。随后,宗室一直存在于中国封建王朝中,在西魏北周时期有突出体现。北朝的宗室出镇是西魏的前身,其出现是特殊国情的需要。

文章图片
北魏时期,部族制度的痕迹明显,酋长便是其君主演变之前的称呼。而宗室便是与酋长有血缘的亲属,为了有力的维护部族统治,酋长任用自己的亲属来管理部落,并且给予他们极大的权力。因此宗室和部族也有一定的关系。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以及社会稳定,宗室出镇得以延续。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宗室出镇更加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能使更多的宗室参与其中,扩大宗室力量,促进宗室发展。
  • 宗室出镇的出现与发展
宗室出镇首先在北魏时期有所体现,并在西魏时期得到发展。从记载的详细程度来看,北魏时期非常重视宗室出镇,据史料记载:
“诸州置三刺史,刺史用品第六者,宗室一人,异性二人,比古之上中下三大夫也。”
混乱的社会背景,为宗室出镇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一时期的宗室一般会担任出镇地方的将领或者都督,例如阳平王拓跋他曾经“拜使特节、前锋大将军、都督诸军事、北讨蠕蠕”,有力的加强了地方的治理,促进地方社会的的稳定。
依靠宗室出镇,皇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社会也相比于以前较稳定,所以宗室力量得到了发展的保障。为了更好的维护这种局面,皇帝给予出镇到地方的宗室一定的权力。宗室原本是任用三代以内的血亲,但是血亲人数较少,不能满足出镇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宗室出镇拓展到与与宗室有关系的旁支子弟。

文章图片
宗室出镇为宗室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宗室人员的拓展也为宗室力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一来宗室力量就极大的得到了加强,但是大的社会背景依然是混乱动荡的。于是,西魏由北魏的割据政权分裂而来。
西魏出现的“八柱国”是宗室力量强盛的体现,也是宗室出镇强有力的代表西魏的宗室出镇制度主要与宇文泰有关。因为在西魏,实际上是“八柱国”掌权,而“八柱国”中最有权力的便是有勇有谋的宇文泰。宇文泰执掌西魏政权时,西魏的宗室弟子还大多年幼,不能带兵打仗,镇守一方。
但是稍大一些就会被派往地方镇守,比如宇文导,宇文导早年跟随宇文泰征战时就已经可以镇守一方。其次就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宇文护,据史料记载,宇文护在大统十五年“出镇河东,迁大将军”。除此之外,年仅十六岁的宇文宪也曾出任益州总管。在宗室人数达不到需求的情况下,宇文泰的做法维护了宗室出镇制度,使宗室力量不会得到减弱。
说起西魏的宗室力量也离不开西魏的“八柱国”。顾名思义“八柱国”就是八位柱国大将军。当时的“八柱国”,便是宇文泰、元欣、独孤信、赵贵等人。同时他们八位也是关陇集团的创建者,宗室力量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