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蚕坛躲到哪里去了

提起坛庙建筑,今天的北京人马上会想到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至于先蚕坛,知道的人就少多了。
先蚕坛躲到哪里去了
文章插图
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一男不耕,即有饥馑,一女不织,即有受寒,鼓励臣民黾勉于稼穑之事,是皇帝当然的义务,自周代起, 每年春季“ 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是国家典制,相沿不改达数千年。
先蚕坛躲到哪里去了】当然, 皇帝皇后不可能亲自干农活,不过是摆摆样子,糊弄一下上苍而已。所以先农要修先农坛,亲蚕要修先蚕坛。
北京先蚕坛有多处,明代在安定门外,考虑到皇后出郊不便,改在西苑,即今北海公园东北角。清代初期,先蚕仪式一度被废,康熙时期得到恢复,但只有蚕舍,未建坛,直到乾隆九年(1744年)才正式恢复皇后亲蚕仪。
所谓亲蚕仪,不过是登坛祭拜一番,然后表演一下相关劳动程序而已。比如皇后向蚕妇授筐、授钩,筐钩是摘桑叶的工具,代表鼓励劳动;而蚕妇则进献成茧,表示丰收,这些茧会拿回皇宫,另选吉日行治茧礼,然后交给宫女,将其缫成丝。
乾隆重视先蚕,因为经康乾盛世,特别是免除人头税后,人口暴增,百年间人口总数达原来的3倍,由于玉米、红薯、南瓜等高产美洲作物大量引种,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但人口过多,致使剩余劳动力增加,不仅降低整体效率,而且带来社会动荡,鼓励桑蚕等副业,可以有效化解危机。
在政府的鼓励下,江南、广东等地大量人口转向养蚕织锦,到清代中期,这些传统大米产地反而要依靠湖南、湖北舶入粮食,曾经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两湖熟,天下足”。在广东,还出现了桑基塘农业,即在池塘两边植桑,塘中养鱼,桑上昆虫落水成饵,塘泥成肥,循环利用,既提高产量,又保护环境。广东每年可产5至6轮茧,大量出口外销,清代末期,趁意大利、法国蚕病流行之机,中国蚕茧一度垄断世界市场,由此可见,乾隆是一位颇有远见的君主。
鸦片战争后,中国茧业受日本等国冲击,传统养蚕多是小生产,规格不一,缫丝质量各异,长期不进步,自然被市场淘汰。随着现代化的落地生根,匮乏经济被打破,人们对蚕桑的感恩之情亦渐渐淡薄。
在过去,中国一些养蚕户会等蚕茧孵化,蚕蛾咬破茧壳飞走后才会缫丝,自然质量差、效率低,可为了保住蚕蛹的生命,他们宁可承受经济损失,这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在今天已很难再找到了。
先蚕坛后划归北海公园幼儿园,原坛被拆除,浴蚕池被填平,观桑台亦无处找寻,只是当年的古桑仍在年复一年吐绿,传递着一个民族渐行渐远的虔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