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故事】,做了什么?,“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
【【历史有故事】,做了什么?,“陈桥兵变”前的赵匡胤】说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 史书上大都一笔而过 , “黄袍加身”前 , 赵匡胤做了什么?权利的更替大都伴随着剧烈的争夺 , 我们看看赵匡胤是如何被推到历史的前台?一、统领禁军 , 位高权微
公元959年 , 后周世宗柴荣去世了 , 赵匡胤由于军功升任殿前都点检 , 统领禁军部队 , 可以说是进入了后周的权利中枢 , 此时的赵匡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可是这个位置还没坐热 , 他就发现此时职位虽高 , 但手中的权利那是相当有限 。
以前赵匡胤是节度使 , 在属地说话管用 , 可是在京城那大不一样了 。 京城中高官云集 , 别的不说 , 此时他的头顶就压着三座大山 , 分别是范质、王溥、魏仁浦 , 这三位都是宰相也是柴荣的托孤重臣 , 其他两人还好 , 范质这人资历老、性格执拗 , 柴荣病重的时候曾经召见范质等人 , 说如果自己病重不起 , 可以把翰林学士王著招入宫中协理朝政 。
文章图片
没想到范质出宫后就对身边的大臣说“王著日在醉乡 , 乃一酒徒 , 岂可入相 , 此必主上乱命 , 不必执行” 。 这就是告诉大家 , 王著是一个酒徒 , 怎么能入朝为宰相 , 皇上病重了 , 肯定是胡乱任命的 , 大家不必执行这个命令 。 可以想象 , 柴荣在的时候范质都可以把交代的事情瞒下不表 , 赵匡胤这样一个刚上来的武将自然入不得他的法眼 。
不单是在朝廷上没有话语权 , 赵匡胤发现在军队中的工作也不好开展 , 自己只有一个殿前都点检的头衔 , 部队里虽然也有自己的亲信 , 但在京城一品、二品大员太多了 , 自己的命令总是不能很好的传达 , 此时的赵匡胤才感受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 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来说 , 这种状况是很让人郁闷的 。
文章图片
二、契丹入侵 , 领兵抗击
赵匡胤此时三十三岁 , 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 所以他上书后周恭帝柴宗训 , 愿意外放做官 。 此时的柴宗训是一个刚满七岁的孩子 , 所谓的亲政其实就是看着范质、王溥等人的脸色点头、摇头 , 对他自己来说 , 还不如在后宫里好玩呢 。
就在赵匡胤等奏章批复 , 准备外放节度使的时候 , 朝廷中传来了紧急的军报 , 契丹人听到柴荣去世的消息后 , 联合北汉 , 进攻后周北方边疆正州、定州 , 两州守将请求朝廷紧急增兵救援 。
文章图片
后周在柴荣当政时兵强马壮 , 柴荣本身就是一员勇将 , 作为郭威的养子 , 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 , 自己当了皇帝也是一样 , 所以后周的军队战斗力在当时是非常强的 。
即使契丹这样强悍的游牧民族也只有等他去世才敢再起兵 。 此时的后周建国已五年有余 , 以文官治国 , 此时的武将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以前 。
最高决策机构 , 当然了 , 主要也就是三位托孤的宰相 , 商量来商量去 , 除了赵匡胤再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来统兵救援了 。 于是 , 历史推动着赵匡胤又往前走了一步 。
在公元960年大年初二 , 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升帐点将 。 他任命禁军殿前副点检慕容延钊为先锋 , 领军先行北上 。 营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等人随自己出征 , 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留守京城 , 协助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通 。
文章图片
三、安插亲信 , 化解谣言
韩通在世宗柴荣在世时屡立战功 , 和赵匡胤以前都是一方节度使 , 此时赵匡胤的安排很耐人寻味 , 他把韩通的部队一多半都带出了京城 , 安插了自己的亲信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韩通的部队中 。
朝廷的圣旨是让赵匡胤组织部队北上救援 , 并没有说让他协助京城防务 , 这样是多此一举还是另有深意 , 我们不得而知 , 不过石守信等人在此后赵匡胤的登基之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 小天说历史■但这一点远远比不上刘备,诸葛亮论能力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
- 「历史朝代说」儿媳一纸诉状将公公告到衙门,县令立马准了,公公不准儿媳改嫁
- 东东谈历史@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应该是仓官王垕,大家认为呢?,话说四大名著
- [历史皇太后]缴获武器不上交还和上级讨价还价—英雄夏伯阳,堪称苏联版李云龙
- 「东东谈历史」武功高的也很多,领兵打仗谁最厉害呢?,曹操手下战将很多
- 「孤寡老人讲历史」太监受贿导致公主婚姻不幸,清朝驸马婚前“试婚”的规矩源自明朝
- 历史神秘事:力排众人实行变法,结果却是不如人意,宋朝宰相王安石
- 「咕叽说历史」战国时代:齐魏大战·围魏救赵
- 「中国青年网」医学历史上不曾有过,张文宏:能在2-4个月把疫情控制住
- 「鲸鲸说历史」两战干死刘备关羽,被一皇帝比作姜子牙,三国最厉害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