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妈■上海宝妈亲测推荐,打卡十家告诉你托儿所怎么选!

最近瓜瓜上托儿所之后常常跟别的妈妈聊到选托儿所的问题,当时决定之前我也前前后后看了快10家,记录了一下一些想法和总结。
一、托儿所的种类&没有深入了解前的印象
1、公办早教中心&幼儿园的托儿所(一排不上队、没有TIAOZI、直接排除)
2、民办幼儿园的托儿所(名气大、听说过几个、据说面试严格、为幼儿园占坑)
3、民办早教中心的托儿所(感觉早教功能大于托育、个人心里排位靠后)
4、民办托儿所机构(不了解)
二、找托儿所的途径&整理方法
1、人际——2- 4岁家长朋友、小区群、妈妈群等
2、网络——大众点评、 工具性质的公众号(上海入园)、百度地图、搜索引擎、篱笆等网络平台
3、实地——小区内、家门口等
4、广告——网络推送、线下广告、托幼推介活动(浦东嘉里城举办过)
第一,列出名字后在地图标记、网页/公众号,搜索主页了解情况;
第二,根据距离、教学理念、硬件师资情况等进行初步筛选;
第三,电话预约体验活动/参观(我其实没有想到,我最终选择的托儿所是百度广告推送来的,哈哈)
三、托儿所筛选的一些因素
距离:无论什么出行方式,单程超过30分钟 (包含各种因素从跨出家门到进入学校大门)的直接排除。15- 20分钟的为正常范围,15分钟以内当然最完美。太长的路程无论对于小孩还是大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消耗,一-段无聊且重复的时间浪费。7个小时的托儿所如果来回路程超过1个小时,再加上午餐时间,主照料人的整段自由时间就又会变得非常有限。
硬件:大小适中、有户外活动空间、安全舒适、设计符合需求即可。硬件环境不在于有多好而是在于合理性和利用率。否则的话学费里面用来交房租的部分太高,比如非常占空间的泳池,一年里面会使用的次数是多少呢? (此处不考虑由政府补贴的公办园或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而与早教共用场地的机构也可分摊成本提升利用率,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租金房价调整参考权重)
从空间及室内设计上的很多细节也可以看出托儿所的专业程度,比如:父母接送的区域是否与日常教学区域有明确的界限或视线隔离?公共活动区是否呈现环形动线?主活动区域的自然光照射是否良好?墙面转角的弧度设计?等等。好的硬件设计配上合理的规章流程,那么一进到园区家长一定会马上有所感受的。
教学&日常生活(仅发表个人想法,不具有科学参考意义):
三岁以下的小朋友,真的要「学」东西,比如英文、数学等等仅仅靠托儿所的教学并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必须是家长日常生活能够同样投入比较多的时间精力来巩固复习才行。并且这种“学术”上短暂的超前是很容易在幼儿园被追赶上的。比如,瓜瓜从小并没有双语环境,就算我让她在2-3岁读了非常注重英语的幼儿园,在我并没有每天配合学校在家也进行英语教学的前提下,她得到的英语上的进步是很容易在3岁以后通过其他途径来补足的。(其他家庭情况另当别论)
同样的,在托儿所的7个小时内,2个小时午睡、1个小时上下学准备、1个小时吃喝拉撒,剩下3个小时再去掉户外活动和玩耍的时间,又剩下多少时间呢?所以我认为托儿所的「教学」教的重点应该是「生活」。在幼儿园之前学会应对分离焦虑,提前接触到“社会”,体验并遵守其中的规则和秩序感。在老师的引导下跟小朋友们交朋友、相处、用正确礼貌的方式处理冲突、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学习模仿以及同理心的培养远远更快于大人和孩子之间。而日常英文指令和会话、数字的概念等等,家长其实在家稍花心思,一样也可以教会孩子,一切的诀窍仅仅在于不断的重复和融入生活,投入耐心、精力和时间。
当然,如果能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可以配备更多教学部分的内容,肯定是更佳完美的。但对于我们家来说,性价比还是重中之重。
最后,师生比(包括保育员)的话我认为1:2-1:4都是比较好的范围。如果到1:1的情况(也是非常少见),那可能“小社会“的意义就会降低很多了。如果不足1:5的话,对于第一次离开父母,还不会自己上厕所的瓜瓜来说也不是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