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寒武纪拟登陆科创板,AI芯片公司开始卸妆( 三 )


但与国外创业企业处境类似 , 云端、边缘端的芯片多被谷歌、英伟达等巨头所垄断 , 生存空间逼仄 。
更重要的是 , 各大云厂商纷纷提出自己的AI芯片开发计划 。 国内阿里巴巴、华为、百度都有相关产品发布 , 内部使用 。
可以看到 , 目前与寒武纪合作的主要是浪潮、联想等云计算市场非主流玩家 。 从这一点来说 , 寒武纪在云端领域的想象空间 , 并没有那么大 。
2019年 , 公司智能计算机集群系统收入2.96亿元 , 占收入比重达到66.72% , 这是寒武纪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 对于一家IC设计公司来说 , 智能计算机集群系统收入显然不是未来 。
通俗来说 , 该业务就是寒武纪采购外部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 , 再将自己家的AI芯片和操作系统安装到硬件设备上 , 最后部署到用户的专用机房中 。 说白了 , 就是一种“交钥匙”的系统集成业务 。
该业务模式优势明显 , 单个项目收入高 , 只需几个项目就能拉动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但单个项目收入较大 , 是因为采购的服务器等硬件设施价格较高 , AI芯片在其中的占比只是小部分 。
总体来看 , 寒武纪的收入构成中 , IP和芯片的销售占比并不大 , 2019年只贡献了不到35%的收入 , 更多的收入来自于“系统集成” 。
而系统集成的主要收入 , 都来自于地方政府(含地方政府下面的平台公司)和科研院所 , 市场化用户的数量并不多 。

「人工智能」寒武纪拟登陆科创板,AI芯片公司开始卸妆
本文插图
如果要靠政府买单的“系统集成”生意支撑公司的业绩和估值 , 这显然与公司“芯片”公司的人设不符 。
虽然人工智能芯片前景广阔 , 但当下落地的商业化场景并不多 , 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带有政策性和扶持性的采购 , 这不仅是寒武纪当下的境遇 , 也是商汤科技等中国众多人工智能“独角兽”们当下面临的窘境 。
如何破解人工智能“落地难”?这是寒武纪在内的AI芯片公司 , 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
【「人工智能」寒武纪拟登陆科创板,AI芯片公司开始卸妆】毕竟 , 只有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芯片 , 才能持续创造价值 , 才能撑起公司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