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后疫情时期,生病别再硬“扛”,到医院看病,请放心( 二 )


3月5日 , 被“折磨”了2天的温女士 , 前往新安国际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 经过医生仔细检查 , 发现她咽部黏膜急性充血 ,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 , 左侧扁桃体Ⅰ°肿大 , 右侧扁桃体Ⅱ°肿大、充血 , 表面有少许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 悬雍垂偏向左侧 , 右侧咽腭弓肿胀明显 , 右侧软腭水肿 , 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 , 诊断为右侧扁桃体周围炎 , 伴有轻度喉梗阻 , 需立即入院治疗 , 密切观察呼吸及气道病情变化 。 幸而 , 温女士的病情经过治疗 , 逐渐好转 。
新安国际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方瑾说 , 扁桃体炎作为一种常见病 , 发病快 , 多会在受凉感冒、劳累时才出现 , 有时咽部鱼刺扎伤 , 也会引起扁桃体发炎、化脓伴有发热 , 如果炎症扩散到扁桃体周围间隙或咽旁间隙 , 可引发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脓肿等并发症 , 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喉头水肿 , 这是非常凶险的 。 因为急性喉头水肿会导致患者出现气道梗阻 , 进而产生呼吸困难 , 甚至窒息 。 方主任建议 , 当我们感到咽部不适、咽痛 , 自行用药不见缓解时 , 一定要及时就医 , 积极对症治疗 。
勿以“疝”小而不为 , 及时就医是关键
80岁的古爷爷(化名) , 2年前右侧腹股沟区有个约核桃般大小的包块脱出 , 站立时包块比较明显 , 但是只要躺下休息 , 包块就会自己回缩 。 古爷爷认为反正不疼、不痒 , 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 就一直没有在意 ,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2年多 。
3月14日 , 这个调皮的“小核桃”再次从古爷爷的肚子里脱出来 , 跟以往不同的是 , 它学坏了 , 不仅出来不回去 , 还让爷爷疼痛不适 。 古爷爷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新安国际医院就诊 , 经医生详细检查后 , 确诊为“腹股沟嵌顿疝” , 建议手术治疗 。
新安国际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疝病专家严国荣说 , 疝气在没有发生嵌顿时 , 治疗相对容易 , 微创术就可以给他补上 , 但如果反复发作未就诊 , 导致其被卡在腹腔外 , 无法回纳 , 形成嵌顿疝 , 时间长了就可能出现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 是非常危险的 。 严主任建议 , 一旦身体发现疝气 , 勿以“疝”小而不为 , 应立即就医 。
肛门处起了“小包” , 疼就别忍着
14岁的小明(化名)与同龄人一样拥有了一个史上最长的寒假 , 每天乖乖在家打卡上网课 , 心情还算美美哒 。 但是猝不及防的身体小意外 , 还真是美中不足 。
前段时间 , 小明在某次如厕时 , 突然察觉肛门处起了一个“小包” , 还疼痛不适 , 就赶紧告诉父母 , 父母考虑到疫情 , 决定让小明能忍则忍 。 3月16日 , 疼了3天的小明 , 实在忍受不住 , 在父母的陪同下来新安国际医院就诊 。 经肛肠科医生仔细检查后 , 确诊为“肛周脓肿” , 建议手术治疗 。 父母觉得肛周脓肿不是什么大事 , 一再坚持要求保守治疗 。 但抗炎效果甚微 , 疼痛反复 , 不得不再次入院 。 此时 , 小明的肛周包块直径已增至2厘米 , 幸而这次小明和父母听从了医生的建议 , 一举歼灭了这个恼人的“小包” 。
据肛肠科医生介绍 , 一般来说 , 疾病的发病都有一个过程 , 但是肛周脓肿却是个“急性子” 。 当脓肿已经形成 , 则应及时就医治疗 。 如果放任不管 , 容易引起脓肿向其他间隙发展 , 原本位置低的变为位置深 , 原本范围小的变为范围大 , 甚至增大至溃破形成肛瘘 , 如果脓肿中的细菌进入血液 , 引起菌血症、败血症 , 那就更加危险了 。 所以 , 当我们在肛门处发现肿块 , 伴有疼痛或肿胀 , 应立即就医 , 千万别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
【医生提醒】
生病靠“忍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 不要总想着熬一熬、拖一拖 , 等过阵子再看病也不迟 , 一些轻症被拖重了 , 还会危及生命 。 后疫情时期 , 建议大家科学防疫 , 及时就医 , 避免贻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