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从简」到君臣相离,张昭后期为何被孙权疏远?,从君臣相得( 二 )
建安十三年 , 曹操在夺取荆州后 , 欲借机将江东纳入他的政治版图中 , 于是给孙权写了一纸战书 。 孙权再一次召集幕僚 ,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 , 主公不如迎合曹操 , 只有鲁肃事后劝孙权及早割据江东 , 以图大事 , 深得孙权的心 。 这两次博弈表面上是对待曹操招降的不同态度 , 实质是对孙氏江东政权日后所走政治道路的争论 。
文章图片
性格让帝王忌惮
孙权在魏、蜀相继建国后 , 建立吴国 , 同时选定丞相 。 张昭是孙吴老臣 , 朝野士林颇有声望 , 孙权却两次弃之 , 因为张昭刚正端肃的性格 , 史料记载张昭张昭容貌有威严 , 每每与孙权朝中对峙 , 疾言厉色 , 易起冲突 。 这种性格固然于社稷有益 , 但帝王显然不能忍受;而孙权第二次选用顾雍为相则是出于政治考虑 , 为推进孙吴政权本土化 , 采用江北人士治理江北之地的政策 。
这时 , 在孙权的政治打击下 , 张昭已经处于半隐状态 。 他所提的建议 , 若正确 , 必先经顾雍在进入讨论环节;若与孙权相左 , 必得到其全力抨击 。 在面对辽渊的问题上 , 二人辩论相当激烈 , 孙权甚至将刀扔在张昭面前 , 张昭称病不朝时 , 用土堵、用火烧他家的大门:在百官饮宴游戏时 , 孙权巧用辞令 , 迫使张昭饮酒 , 又以鸟"白头翁"揶揄之 。 孙权的种种折辱 , 使张昭在晚年政治声望跌至低谷 。 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
文章图片
张昭是传统的儒家文士 , 深受名节观念影响 , 从面上曹操背后是汉室正统 , 天下士子莫不倾向于曹操 , 对张昭也具有很大的心理吸引力;在军事战略上的判断失误 , 作为文士 , 他对当时南北形势的战略和曹操、孙权潜在的强弱转化没有正确的认识 , 认为孙氏与曹操势力相差悬殊;最后 , 从天下人考虑 , 他认为曹操南下征战的胜负已定 , 天下统一安定的机会正在于此 。
而孙权等人出身江北豪强 , 鲁肃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 他在州县大量施人财物 , 结交少年英才 , 勤习武艺 , 暗中学习兵法 , 早就有在江东这片冒险家的乐土以寻个人发展的打算 。 这样的出身修养自然异于张昭等世代儒族出身的士大夫 , 不会太过注重名节 。 而鲁肃为周瑜举荐 , 二者政治立场一致 , 鲁肃第一次面见孙权时 , 就提出割据江东的战略 , 句句无不是孙权心中所想 。
建安七年与十三年的两场争论 , 孙权两次否决张昭一派 , 斥责张昭为一己私虑折损江东 , 甚至拔刀砍桌泄愤 , 张昭政治声望大跌 , 与此同时 , 周瑜、鲁肃逐渐取代了张昭在孙氏江东政治集团的地位 。 直至后来赤壁之战大胜 , 孙权定国 , 功归周、鲁二人 , 侧面反映张昭一派的失势 。
文章图片
张昭与孙权的政治对峙 , 与当时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 汉、魏交替之际 , 是中国极为特别的一段时期 。 军阀割据混战 , 寒门及其军事势力不断崛起 , 士大夫阶层却在赶赴历史的大潮中不断失败 , 寒门和儒士在此基础上合作 。 儒士为巩固的统治提供策略、制定制度,同时意欲借其军事力量复旧时秩序 , 这种矛盾互生的关系当时极为普遍 , 反射在吴地政权就是张昭与孙权的关系 。
张昭与孙权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 。 张昭出身儒学世家 , 少年自持 , 熟读经史子集 , 儒家文化的印记刻于骨血 , 自有士大夫的涵养 , 而孙权出身寒门 , 底层习气即使是做了帝王也不曾改变 , 好游猎、嗜酒 , 与张昭所秉持的礼法相差千里 , 他几次上谏也无济于事 。 在政治理念上 , 张昭推行儒家仁政 , 减轻刑狱之罚 , 注重名节;而孙权崇尚曹操 , 只要国力强盛 , 己身专权 , 底层人民的生活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 讨论
- 「讲故事的女人」并非只是君臣关系,武则天和狄仁杰究竟是何关系?在遗物发现8字
- #完颜翠花#民本思想与君主之私:贯穿明代发展史的君臣之争
- 历史文社:临死前为何要求丧事从简,子孙不能扫墓?真狡猾,司马懿身份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