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产业@家装产业工人这条路,为什么吸引了新的入局者?( 二 )


第三,无论从行业还是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已经趋于完善,这几点的作用叠加起来,恰恰为新的入局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家装产业@家装产业工人这条路,为什么吸引了新的入局者?】不过,打造开放性工人网络也并不是没有问题的。相反,过去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如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弊端尤在
无论是产业工人这条路还是要打造开放性的工人网络,因爱空间而起的这股潮流久久不曾停歇。不少企业在过去对于互联网家装这种“新模式”的起哄与模仿,其实一直未曾消停过,不排除新的入局者有继续模仿的可能。
而在这种背景下,有资本支持的企业做不成的事情,要想由小企业或大集团下的创业项目去实践这件事,难度系数说不定更大。
同样,家装行业的工人管理也是一个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难以靠企业进行集中式的培养,二是工人不一定愿意接受滴滴式的线上接单线下服务的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家装行业的施工工人很难适应企业的培训机制,试错成本会非常高,同时还有可能提高客户的投诉率;另一方面,行业中暂时未出现一种具备优势的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像滴滴打车由司机线上接单一样便捷的功能,况且不一定有大量工人和装修公司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接活或派活。
回归到问题的源头上来说,开放性工人网络这条道路是具备长期价值的,但花费在市场教育阶段的时间是非常长的,而且成本会非常高。
再说了,由谁来搭建起这样一个类滴滴模式的家居家装产业工人的开放性接单平台呢?答案是不确定的,商业模式能否得到广泛应用也是不确定的。但是,企业必须先建立起足够好用的管理系统,并具备明确的“分账体系”和平台接单派单的规则,才有可能做成这件事。
从非常理想化的角度来看,家居建材行业确实存在这样的需求:真正的技能的装修工人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干更多、质量更好的活,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企业希望找到更加靠谱的工人,假设能够降低服务成本那就更好了。
但从现在来看,这个构想短期内还不会成为未来。至于未来,会不会有企业能够把这个模式走通,没有人知道答案,或许,就等你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