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解析 Instagram,洞察产品特征


解析IG的结构 , 层级和功能后 , 我们发现它简直可以用单一来形容 , 但是也不妨碍被全球超十亿的人喜爱 , 在这十多年的产品迭代过程中 , IG经历着各种变与不变 , 但是以UGC的优质图片为核心始终是没有变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解析 Instagram,洞察产品特征
本文插图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解析 Instagram,洞察产品特征】01 自言自语
最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 , 就发现中国的大部分的产品的商业模式发源于国外 , 【淘宝】对应【Ebay】、对应【Twitter】、【知乎】对应【Quora】、【滴滴】对应【Uber】等等 , 由于一些政策限制和本地优势等原因 , 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目前发展得非常好 。
虽然一开始可能总体的商业定位和模式和国外是一样的 , 但是到现在 , 我们自己的产品已经相当的成熟 , 即使是成熟的产品还会时不时搞出一些推陈出新的新花样 , 让人惊叹 。
当然国内的公司也再不断探索 , 这几年也惊奇地发现 , 中国的产品也开始攻陷海外 , 比如Tik Tok(抖音短视频国际版) , 不管是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多国 , 都有非常多的用户 。 据我观察 , 海外和中国一样 , 抖音也存在两极化评价 , 沉迷的人和不满的人依然在争论 。
*关于抖音:抖音也非原创 , 最早脱胎于musical/ly , 2015年左右M已在美国已经拥有千万用户 , 但是抖音依然算是中国的产品结晶 , 是因为M的团队在上海 , 后来抖音强大了 , 字节跳动收购了M 。
不过以上都不是重点 , 这个专题的重点在于坚持使用和观察海外产品的特征 , 发现和国内产品的不同之处 , 然后偷偷揣测他们设计的思维和想法 。
02 Instagram的探索
国内大家喜欢简称为INS , 某种简洁的风格也被定义为INS风 , 但是海外普遍简称为IG , Insta-词根是“即刻” , gram-词根是“写” , 包括IG自己的短视频功能也叫做IGTV 。
以下将主要针对功能和交互的疑惑和思考展开 ,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想法 , 欢迎探讨 。
体验版本:Instagram Version123.0(IOS)
03 看似图片社交 , 但并非社交
IG创建于2010年10月 , 在这十年中 , 不管是界面设计还是功能增加 , IG变化都似乎违背了移动互联网“快速迭代 , 快速试错”的规律 。 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往大而全功能不断叠加做 , 但是IG有一种始终保持初心的感觉 。 就这一点而言 , 国内可能像微信和它类似 , 微信可能在十年间的UI风格上越来越扁平 , 但是在大的功能的增加上 , 少并谨慎 。
再比如 , 现在的微博内容丰富程度远超于想象 , 最终我还是卸载了过于繁琐的微博 , 使用上了微博海外版 。 IG作为社交头部软件 , 始终坚持以优质的图片分享为初心 , IG的定位是社交 , 但在使用的时候 , 总有一种似乎并不鼓励社交的感觉 。
社交行为中 , 最重要的是个体之间相互往来 , 他人的评论点赞的行为对发图人来讲是一种反馈和激励 , 在评论区相互点赞和评论是浏览者互动的重要方式 。 按照固有的产品思维一定是放大点赞数量 , 鼓励用户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
但是IG的做法和这个恰好相反 , 首先首页的关注的Feed流的点赞数量是一个模糊的数字 , 英文版中使用的是“thousands of others”“millioms of others”等模糊的文案 。
另外 , 在评论区最让我琢磨不透的就是上滑刷新评论 , 加载出来之后 , 不能完整看新加载的评论 , 如果再刷新 , 又得返回顶部重新点击 。 查看评论的代价极高 , 评论内容一般也确实没有什么观看性 , 一般都是大量的emoji或者是love&peace的短句 。 在顶部24小时后就会消失的“Story”短视频的可互动性就更加弱了 , 仅可发送对方可见的消息 。
如此的交互设计 , 我猜想还是和IG最开始的初心有关 , 始终围绕拍摄发表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 , 评论点赞等互动行为会相对弱化 , 轻社交 。 在如今快要多数上网人就是“祖安人”的时代 , 这样的社区氛围反而让人更加轻松一些 , 也可以和Twitter等很偏向语言表达的APP拉开差距和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