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天津城为什么不沿海?( 三 )


但当时运河淤堵情况严重 , 朝廷采纳了宰相伯颜的建议 , 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正式使用海运的办法 , 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入海 , 经山东半岛运送至直沽 , 再转内河入大都 。
直沽位于三岔河口一带(即三会海口) , 得名于金国建立的直沽寨 。 这里是河流分岔的地方 , 吃水深的海船到此无法继续航行 , 必须要换上吃水浅、载货量大的驳船 , 故而成为了海运的终点站和运往大都的中转码头 。 后来 , 朝廷在这里设置了负责漕运的机构——接运厅、临清万户府 。 随着大都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 , 为转运粮食工作的民夫、官吏与驻军也越来越多 , 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 直沽逐渐兴盛起来 。
金代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 , 直沽寨
元朝虽以海运为主 , 但也没忘记京杭大运河 , 为了加强都城与南方的联系 , 朝廷对大运河进行了裁弯取直式的疏浚 。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 , 朝廷采纳了寿张县尹韩仲晖、太史院令史边源的建议 , 开凿一条沟通直沽与济州河的新河段 , 这就是会通河 。
历时半年 , 从运河而来的漕船无须再转海运、也无需再转陆路 , 可由会通河直达直沽 , 继而运往大都 。 鉴于大直沽已经为繁忙的海运工作服务 , 朝廷需要另启港口发展河运 , 小直沽应运而生 。
会通河 , 承担起了沟通直沽与济州河的新河段的任务
直沽有大、小之分 , 二者相距不远 , 隔海河相望 。 小直沽正位于三岔河口 , 而大直沽在其东南 。 大直沽地势平坦 , 水深与泊船的能力均优于小直沽 , 因此接运厅、临清万户府皆在大直沽 。 小直沽的区位优势就在于能沟通南北运河、来自大运河的漕船可无须换船直达大都 。 因此小直沽同样兴盛 , 且由于明清时漕运以内河为主 , 它才是天津真正的中心 。
大、小直沽虽然是重要的枢纽 , 但一直是沿用金国时直沽寨这个名称 , 并没有正式的行政单位 。 为了完善对当地的治理 , 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 , 朝廷下令改直沽为海津镇 , 顺帝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又设镇抚司 , 海津镇意味着天津卫的前身出现 。 经过元朝的建设 , 以大小直沽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已然形成:“漕运粮储及南来诸物商贾舟楫 , 皆由直沽达通惠河(通往大都的河段) 。 ”
l 天津卫
到了明朝 , 天津卫这个名号正式走进历史 。 靖难之役时 , 起兵造反的朱棣曾由此渡水南下沧州 , 后来朱棣成功夺取皇位 , 是为成祖 。 明成祖将这块地方赐名“天津” , 即“天子经由之渡口”的意思 。 明朝以卫所制为军事定制 ,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在小直沽设立天津卫 , 左卫、右卫也相继设置 。 明成祖正是看中了天津的要冲地位 , 专门设置卫所负责漕运 。
明朝的漕运与元朝大不相同 。 明朝初年由于大运河再次淤堵失修 , 朝廷暂时沿袭元朝的海运办法 。 海运与河运相比纵然成本低廉 , 但要严重受到天气条件的制约 。 而明朝的海岸与元朝相比又增加了人为的风险 , 猖獗的倭寇成为了心腹大患 。 由于倭寇主要活动在江浙地区 , 通过海路向京师运粮实际上也不可行了 。
明朝时常有倭寇入侵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始 , 会通河得到了疏浚 , 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 内河航运便成为了明清两朝漕运的主要方式 , 江南的漕粮不再海运 。 但这也不影响天津河海兼备的职能 , 遮洋总仍然能奉命将漕粮通过海上运往辽东前线 。

随着明朝漕运的进一步兴盛 , 天津卫也在悄然转型 , 逐渐摘下“军事要塞”这顶历史帽子 , 演变成了北方的商业中心城市 。 朝廷漕运带动了民间商业规模的扩大 。 天津卫的贸易以粮食为主 , 并且通过私人途径贩运的粮食越来越多:“城西北沿河一带旧有杂粮店 , 商贾贩粮百万 , 资运京、通 , 商民俱便 。 ”粮食带来的巨大收益为商人们积累了扩大经营的资本 , 各种商品的贸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